『山左历史』四月,每一位青州人都不应忘记这位湖南老人,怀念夏名采先生!



『山左历史』四月,每一位青州人都不应忘记这位湖南老人,怀念夏名采先生!
本文插图
【『山左历史』四月,每一位青州人都不应忘记这位湖南老人,怀念夏名采先生!】

“怀念夏名采先生”专栏由新媒体@咱青州策划 , 主要整理刊发夏先生生前对青州文史的研究资料和相关怀念文章 , 并向夏名采先生致以最深切的怀念!

『山左历史』四月,每一位青州人都不应忘记这位湖南老人,怀念夏名采先生!
本文插图

夏名采 , 湖南土家族人 , 1941年8月出生 , 北京大学61级考古专业优秀毕业生 , 他是我国考古学泰斗、北京大学考古系主任宿白老教授高足 , 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 , 青州博物馆原馆长 。 55年前 , 夏名采从北大来青州桃园遗址考古实习;47年前 , 夏名采先生放弃优越的大城市 , 来到了小城青州 , 此后的一生完全彻底地奉献给了青州文博事业 , 并把青州博物馆推向巅峰 , 享誉世界 。
“怀念夏名采先生”系列文章之一
悼念恩师夏名采先生
□ 李 森
2012年4月18日 , 吾师夏名采先生因病医治无效 , 在益都中心医院与世长辞 , 享年72岁 。 先生1941年8月生于湖南石门县 , 土家族人 , 青州市博物馆原馆长 , 研究馆员 , 是山东乃至全国颇有影响的考古学家 。
噩耗传来 , 我先是难以置信 , 继而悲痛不已 , 无限哀思涌上心头 , 予何忍回首与先生过从之往事也!
先生是我仰慕的学界前辈 。 我对先生 , 始终执弟子之礼;先生待我 , 则不啻师友之情 。 屈指算来 , 忘年之交 , 二十二年 。 而今顿失治学路上指引人 , 痛何如哉!追忆往事 , 宛若昨日;翻检旧笈 , 思绪纷飞 。 先生值得记述的事迹太多 , 比比皆是 , 限于篇幅 , 容当另文撰出 。 谨以此文深切缅怀恩师夏先生 。
与先生最后一次晤面是2012年春节前的1月18日上午11时 , 我自济南返回青州 , 登门拜访先生 , 师母开门 , 见是我来 , 忙呼:“老夏 , 李森看你来了 。 ”只见先生快步走出厨房 , 腰间扎着围裙 , 依旧笑声爽朗 。 他大手一甩 , 将我让进客厅 , 落座尚未寒暄 , 便谈起了馆藏文物陈列心得 , 以及对青州文化建设事业的瞻望 , 尤其对编写龙兴寺佛像发掘报告计划 , 津津乐道 , 神采飞扬 。 不想这竟成为永别 , 阴阳两隔了 。
先生是我国考古学泰斗、北京大学考古系主任宿白老教授的高足 。 1985年我于青州八中读书时 , 即对先生大名有所耳闻 , 从师长言谈间得知博物馆有一位北大毕业的考古专家 。 虽未谋面 , 心向往之 , 景仰之情 , 时涌胸中 。

『山左历史』四月,每一位青州人都不应忘记这位湖南老人,怀念夏名采先生!
本文插图

北京大学宿白教授
我最初见到先生 , 是在1990年春天 , 那年我恰好20岁 , 就读于潍坊教育学院 。 当时父亲带我去拜谒先生 , 在博物馆宽敞客厅里 , 我遵父命正式拜先生为师 , 遂有师生之谊 。 其实 , 按我当时的学力功底 , 菲才寡学 , 并不具备吸收、消化先生学术造诣的能力 。
不过 , 中国传统学术重师承 , 师承关系有两种:一种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师傅带徒弟式的 , 即师傅手把手地教 , 徒弟一招一式地学 。 另一种是心领神会式的 , 重在参禅悟道 。 我和先生的师承关系 , 则属于后一种 。
二十多年与先生交往中 , 不断获得启迪教益 。 先生经常在书房接待我 , 览其藏书 , 线装、平装、盒装、精装 , 满满一大书架 。 先生时常借书给我 , 也让我帮他查阅高校图书馆资料 。 我们在一起无非是鉴赏文物 , 探讨学术 , 辩证资料 , 斟酌论点 , 许多问题都能达成共识 , 心情是十分愉快的 。 偶有歧见产生 , 我常据理力争 。 吾爱吾师 , 更爱真理!先生不但毫无责怪之意 , 反而予以热情奖掖期许 。 这种宽厚长者的博大胸怀 , 与个别容不得半点异议的所谓学者 , 真是天壤之别!这也是我对先生肃然起敬的原因之一 。 只是今天回想起来 , 没有挤出更多时间聆听先生教诲 , 深以为憾 。

『山左历史』四月,每一位青州人都不应忘记这位湖南老人,怀念夏名采先生!
本文插图

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 潍坊教育学院几乎每年都邀请先生为入学新生讲授青州历史知识 , 他是学院的“老朋友”和“专职”教授 , 师生们都视其为良师益友 , 一时名满校园 。
1992年我在山大读研时 , 有专家说起中国考古学界的“大、小夏” , 我急问所指何人?得到的回答是 , “大夏”指我国一代考古学宗师夏鼐;“小夏”即青州“市宝”夏名采 。 闻听此言 , 对先生崇敬之情油然再生 。
1995年毕业后 , 我回母校潍坊教育学院任教 。 一次到博物馆先生办公室 , 正遇李怀忠市长在座 。 李市长热情地对我说:“我和李德广书记打个招呼 , 你明天就来馆里上班吧 , 成立研究室 , 由你负责 。 ”我当即反对:“在教育学院正好可以利用丰富的图书资源开展青州文物考古研究 , 我早以求索青州历史为己任 , 分内之事 , 责无旁贷 。 ”事后弄明 , 先生挖人心切 , 未作沟通 , 便劝市长调我工作 。 我虽违命不从 , 但先生是好意 , 还得领情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