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记录片,别和日本人谈性 No.Sex.Please.We're.Japanese,知友们咋想呢

刚好写了一篇发在自己的公号上。不过我是分三部分写的,先贴上第三部分,其他的写了以后再复制。从老年监狱看,现代社会的文明是在进步还是倒退?2017-02-08 ——《别和我谈性,我是日本人》(3)--------------------------------------------------------------------------------------------------------------------------------------------《别和我谈性,我是日本人》 This World: No Sex Please, We\u0026#39;re Japanese (2013)是BBC拍的一部关于日本两性文化的纪录片。上映日期是 2013年10月,过去四年了,看过以后发现2013年提出的问题到2017年一点也不会过时。甚至里面呈现的种种怪异现象,也许与现在的我们还相隔一定的距离,但可以肯定,前赴后继是必然的趋势。就像海滩上的潮水,一个浪接着一个浪拍在沙滩上。这是我观影后的第一感觉。实际上,片子的内容跟题目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它不是一部讲述日本性文化的纪录片,我把它的内容划分为三个部分的话题:1.女性地位与男性角色。2.婚姻,一些男女失调的问题。但这个失调不是数量上的是心态上的,跟第一个部分有重叠,我提出的问题是:中西文化的不同气质,对社会走向造成的影响以及产生造成的不同后果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有点大,我主要从哲学史的角度出发的,特别是中哲里的儒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3.老年监狱与现代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倒退。看似没有直接联系的命题放在一起,是因为片子里提到了日本的老年人犯罪率正在逐年递增。“仅在20年中,所判犯罪就已经增加了5000%。”一个叫尾道的城市的监狱中,“共关押了230名囚犯。不同的是,在里面所关押的犯人三分之一都超过了65岁。”这些数字听起来惊心动魄,难以想象耄耋老人竟会是监狱的主要群体?如果这是一种趋势,又因为文明的高度发达,出于人道主义,监狱的性质应该会慢慢的发生改变。以上三部分的思考,基础都建立在这部片子定格的2013年的数据和现象,至于现在的发展情况我没有去了解。所以,要读者自己要注意时间。也正如上文所说,有些问题不会过时,浪潮永远在拍打沙滩,我想它还是会有一些阅读的价值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女性地位与男性角色、婚姻、两性的失调),我会联系柏拉图理想国的第五卷(主要是柏拉图的女性观)来展开。因为刚刚读完,还需要一些时间消化,所以先写第三部分:--------------------------------------------------------------------------------------------------------------------------------------------从老年监狱看,现代社会的文明是在进步还是倒退?《肖申克的救赎》里有一段情节使我的印象非常深刻。监狱图书管理员Brooks在监狱里是受人敬仰的好先生,关于他为什么会进监狱的原因我已经忘了。但是任何一个地方,人好与坏的属性总还是有差别,这里有一个相对论的维度。比如说,监狱和自由社会对比而言,一般人会认为呆在监狱里的人都是不善的,这是正常的思维。由于他们被判定触犯了法律中的某些条例,所以被剥夺了自由。而我们之所以呆在自由社会是因为我们遵纪守法。那么,犯罪与守法在正常思维中来看是一种明确的价值判断。那么是否一个监狱社会里的人都可以被归为同一个“坏人”的范畴呢?我觉得不是。首先罪行不同,这是可以确认的。犯事可以分很多种类型,腐败、谋杀、强奸、盗窃等等.......这是不同的犯罪种类,一个因腐败入狱和一个因谋杀入狱的人肯定还是不一样的吧?所以,这些罪犯必然不是一个属性的。顺着犯罪种类的不同可以思考到犯罪的动机。中国大乘佛教中有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天主教中有七宗罪:一淫欲、二贪食、三贪婪、四懒惰、五暴怒、六嫉妒、七傲慢。在我理解来,在世俗观念中都可视为人如果不加以矜持这些欲望,那么相当于走到了天堂和地狱的分界线上。犯罪类型的不同必然有不同的动机,动机则是将无法把持的欲望的付诸实践的重要节点。虽说都是犯罪,不能谈轻重问题,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面对一个谋杀犯和一个盗窃犯,肯定是面对后者比面对前者,相对要轻松一些了。所以如果我们是在监狱社会里去判断人的不同,他们肯定不能被粗暴的归为整齐划一的“坏人”,甚至可以说,相对而言,也有“好人”和“坏人”的区别。也可以用电影里的情节来说,肖申克刚入狱,被监狱里的一群GAY盯上,被强奸是避免不了了。对于肖申克来说那群GAY跟其他人对比来说,他们肯定是坏的。而我一开头就提到的Brooks负责监狱里的图书馆,他是什么样的形象呢?他整日与一只小鸟作伴,吃饭的时候会将小鸟藏在怀中小心翼翼地喂养。为人友善,对图书馆的工作十分负责。很明显的,Brooks在监狱中是个好人。Brooks在服刑50年后获得假释出狱,政府也为他安排了工作,住宿的环节也不错。可是,他活不下去,他的结局是——上吊了,死之前用刀在壁柜顶端刻上“Brooks was here”——老布到此一游。这个情节很好理解。一个人在监狱中度过了50年,监狱管理员的生活正如一个自由人50年来坚守在一个岗位上的生活一样,井然有序,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外人也许看来枯燥,但一个人若从少年起就一直固定在这片天空下,直到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这期间没有任何的惊涛骇浪,日子过得细水长流,无任何外界干扰,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幸福?好,有一天,这位老人被告知他可以离开这个岗位,而且是必须离开,他将要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有人说:“祝贺你重新获得了自由!”这会是一次重生的机会吗?对于一个老人来说,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好事吗?他是不是要重新学习新的规则,制定新的作息,结交新的朋友,甚至吃新的食物?这里可以引入一个哲学术语——范畴错误。日常语言哲学牛津学派哲学家赖尔在《心的概念》中说道:“它是一个范畴错误,它将关于心的生活的事实描述得好像它们属于一种逻辑类型或范畴(或类型或范畴的范围),而实际上它们属于另一个逻辑类型或范畴的范围。”赖尔提出这个术语本意是批判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身心二元论,而我在此处的引用意在表明心灵对世界的范畴归类。当我们的心灵处在一个范畴中时,相当于给自己的意识化了界限,在这个界限之内我们有一定的主动权,以及这种界限带来的安全感。一旦外界因素冲击或者模糊这种范畴的范围时,心灵便陷入这种范畴错误。简言之,范畴是一种心的空间感。如果要重新走入一个范畴,是需要一定的转换时间的。但不是人人都可以成功转换,在转换过程中出现的情绪,如恐惧、怀疑、空虚等等会放大人的悲剧意识。Brooks被关50年后被告知他即将获得自由,这种近乎遗忘的选择,相当于使他陷入一种范畴错误,并且他必须接受这种范畴的转换。因此,在他出狱前曾尝试在监狱里挟持另一个罪犯,好让自己继续保持现状,可他失败了,制度与善良的人心都希望他能够重新生活。毕竟站在其他人的立场上看,身处监狱不久,有一种向往自由生活的渴望。而Brooks别无选择,他选择自杀,范畴错误带来的恐惧也就随着呼吸的停止都消散了。这是监狱对一个人的改造,同时我们所处的小社会也对我们每一个人进行了这样的改造。光光是外界对人的改造吗?人是否也会对物质进行改造?我觉得是,而且如果是一个群体发力的话,物质的什么坚实性、还有那些冷冰冰的条例都会受到影响。就这部纪录片提供给我的信息,我找到了表达的切入点。上面提到,这部纪录片中说“日本是拥有世界上最低的犯罪率的国家之一,但老年犯罪在这个国家正逐渐上升。仅在20年中,所判犯罪就已经增加了5000%。”一个叫尾道的城市的监狱中,“共关押了230名囚犯。不同的是,在里面所关押的犯人三分之一都超过了65岁。”并且,从这个监狱走出去的第一个五年中,有超过一半的人会再犯,然后回到监狱。而我认为:“如果这是一种趋势,又因为文明的高度发达,出于人道主义,监狱的性质应该会慢慢的发生改变。”这部纪录片中还提到了这个老年监狱的真实情况:“在这个监狱里,这些老人都很放松,可以在外面和他们的宠物玩,读报,和别人聊天……在看守说话之前,这里就像一家养老院。”所以,我们可以将这种舒适的环节与Brooks个人的舒适感相联系,就会发现日本的这个监狱,它不是存在一个Brooks而是许多Brooks。并且,它就像一个Brooks生产工厂,一边吸纳Brooks,一边制造出更多的Brooks。除了看守必须时刻提醒大家或者说提醒自己——定时训话以外,跟养老院或者一家老年人修养中心有差别吗?这就像一个死循环,推动这个循环的能量则是——老龄化的越演越烈、人的孤独感与虚无感、以及文明社会的演化等等一道又一道的枷锁,让国家这个机器运转的越来越沉重。实际上,片子里也说的很明白:“在监狱里管理并照顾那么多犯人,成本不会低,但这只是日本对老人所花费的逐渐上升成本中很小一部分。医疗保险,养老金,社会服务,日本花费了它自然财富中的很大一部分来照顾老人。”如果这里还要谈这些老人的动机,其实也很明了了。守法与犯罪、理性与感性的界限从来不是泾渭分明的,它一定会随着历史的车轮发生改变。只是大多数时候改变不是跃进式的,是先从一个小小的蚁穴发生的。后结构主义哲学家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中清楚的梳理了疯癫如何被定义为现代文明意义上的疯癫。“在现代安谧的精神病世界中,现代人不再与疯人交流。一方面,有理性的人让医生去对付疯癫,从而认可了只能透过疾病的抽象普遍性所建立的关系;另一方面,疯癫的人也只能透过同样抽象的理性与社会交流。这种理性就秩序、对肉体和道德的约束,群体的无形压力以及整齐划一的要求。共同语言根本不存在,或者说不再有共同语言了。18世纪末,疯癫被确定为一种精神疾病。这表明了一种对话的破裂,确定了早已存在的分离,并最终抛弃了疯癫与理性用以交流的一切没有固定句法、期期艾艾、支离破碎的语词。”“疯狂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产物。没有把这种现象说成疯狂并加以迫害的各种文化的历史,就不会有疯狂的历史。”跟疯癫的发展将会是一样的,意义会随着群体的冲击逐渐改变原有的概念。首先是出现一个老年监狱,如果没有人为的再设计(干涉),日本是否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老年监狱,老年监狱成为一个常态后,监狱还是我们理解意义上的监狱吗?如果这种监狱的发展最后成为一种福利,它到底是文明的进步还是退步?从解决老龄化的办法入手,关于文明是在进步还是在退步,还有一个角度。也是日本,有一部电影叫《楢山节考》,1983的电影:故事的背景是一百多年前日本信州深山里的一个偏僻村落。这个小山村后面的楢山连绵不断,峰顶终年积雪,将村庄与外面的世界隔绝。村民的生活极端贫困,村子里没有多余的粮食让没有生产能力的老人和孩子吃。于是,这里逐渐有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每户人家,只有大儿子可以娶妻生子,其他男人只能干活,不许结婚,他们被称作“奴崽”。至于老年人,男人一到了70岁,女人一到了60岁,就要由儿子背到村后的楢山上去,献给山神(任其自行消灭)。不探讨伦理问题,直接说现实问题。我记得前几年有一个新闻,讲的是几名大学生为了救一个老人不幸溺水身亡的事。如果不拿老人和年轻人对比,类似的还有富家子弟撞死浙大高材生的新闻,这些新闻当时都引发了非常大的讨论。讨论的核心问题,说到底是一个“价值评估”。比较直白的说:也就是花了巨大精力培养的几名大学生与一个枯槁的老人,一个跋扈的富二代和一个充满希望的人才,大家更可惜谁?或者说,值不值得这样做或那样做?当然,这里的价值评估的标准是人对社会的潜在贡献的估算,起点并非平等的生命。而《楢山节考》里的“弃老”行为(被送去楢山的老人不会有任何吃喝的供给,大部分结局是被野兽吃掉)与资源的严重匮乏摆在人类的面前时,在现实的极端贫困中,为了生存下去(生存不是个人,而是为了整个村子的繁衍),孝敬老人的美德又变成了什么呢?“弃老”这种解决方式粗暴、简单但很有效,这也是毋庸置疑的。再看老年监狱的发展,大的精神和小的个体似乎总是处在一种无解的博弈中。如尼采在《权力意志》中所说:“时间本身就是个圆周。……人必须正视他始终生活在其中的生成变化的生命状态,接受生成创造的价值观,认识到生成的总价值与一个受苦受难、综观万物的上帝,一种总意识和普遍精神之间的对立。”如果以经济发展为标准,弃老行为和养老行为,会有不同的答案。如果以人类文明的发展为标准,单独就行为来说也很好给出答案,但是如果以整个历史进程的发展为参考体系,监狱福利和弃老行为,哪一个是文明的进步,哪一个是文明的倒退?2017.2.8
■网友的回复
第一想法倒不是关于老龄化,而是有点同情这样的日本,所谓宅男文化,偶像文化等等,自我麻痹和用力过度的极端,还是或多或少存在于民族文化深层的,这体现在先天不足但后天很努力的日本尤其明显,只能说如果日本有星座,一定是个处女座。所以在我看来,老龄化的严重影响,在日本这个everything can happen的国家体现出来会更加强烈,特别加上日本经济政治方面会更糟心,作为一个还算比较敬佩日本这个国家的人,感觉还真是有点忧桑。相对于本国的情况,我觉得积极许多,在中国虽然老龄化趋势很明显是不可逆转的,但基于先天的优势,各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影响,我们的文化更宽和,或是本身强大的人口基数,我们的前景都要好过日本,不过目前比较需要担心的一点是转型吧,毕竟中国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巨大劳动力),随着时间推移早晚也会变成劣势,作为个人,只能说好好想想怎么在大环境中自我发展了。其次,说到女性发展,这个真的是普遍性的矛盾,如果女性地位一直得不到提高,保持愚昧无知的状态,也许国家真的能保持高生育率,呈现出劳动密集型国家能走向发展的趋势,不过这也只不过是初级发展罢了,女性的地位崛起,高教育水平和职业化,随之而后的低生育,几乎可以说是伴随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我的感觉是女性和日本这个国家的处境略类似,都得很累的活着啊。如果说能给未来做出什么预测的话,我觉得可能是性别趋于等同吧,无论是异性同性的婚姻,还是社会活动什么,女性的很多劣势可能会被科技所填补,很多职能也会被代劳(例如生孩子)。不过我总有一种预感,早晚有一天会大洗牌,又再次恢复到原始状态。也可能是个人想法受限制比较大。自从看过黑镜系列英剧后,发现有些剧情真的已经悄无声息地变成现实了,感觉也是很惶恐,未来一切会如何发展,仅仅只说接下来的十年,都真的是个迷。ps:觉得这部纪录片还是略片面,外加真让我对日本人的英语改观,发音棒呆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