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吧』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河中石兽》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二 )
(五)名句积累
然则天下之事 , 但知其一 , 不知其二者多矣 , 可据理臆断欤?
四、课文翻译
原文: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 山门圮于河 , 二石兽并沉焉 。 阅十余岁 , 僧募金重修 , 求二石兽于水中 , 竟不可得 , 以为顺流下矣 。 棹数小舟 , 曳铁钯 , 寻十余里无迹 。
注释 :
临:靠近 。
河干:河岸 。 干 , 水边 , 河岸 。
圮(pǐ):倒塌 。
焉:于此 , 在那里 。
阅:经过 , 经历 。
棹(zhào):划(船) 。
曳(yè):拖 。
译文: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 , 佛寺的外门倒塌在了河水里 , 两个石兽一起沉没在这条河里 。 经过十多年 , 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 , 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 , 最后没找到 。 (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到了下游 。 划着几只小船 , 拖着铁钯 , 寻找了十多里 , 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
原文: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 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 是非木杮 ,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 , 沙性松浮 , 湮于沙上 , 渐沉渐深耳 。 沿河求之 , 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
注释:
设帐:设馆教书 。
尔辈:你们这些人 。
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
是:这 。 木杮:削下来的木片 。
暴涨:指洪水 。 暴 , 突然 。
湮:埋没 。
耳:语气词 , 相当于“罢了” 。
译文: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设馆教书 , 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 。 这不是木片 , 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 , 沙的性质松软浮动 , 石兽埋没于沙上 , 越沉越深罢了 。 顺着河流寻找石兽 , 不是精神失常吗?”大家很信服 , 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
原文:一老河兵闻之 , 又笑曰:“凡河中失石 , 当求之于上流 。 盖石性坚重 , 沙性松浮 , 水不能冲石 , 其反激之力 ,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 渐激渐深 , 至石之半 , 石必倒掷坎穴中 。 如是再啮 , 石又再转 。 转转不已 , 遂反溯流逆上矣 。 求之下流 , 固颠;求之地中 , 不更颠乎?”如其言 , 果得于数里外 。
注释:
河兵:巡河、护河的士兵 。
盖:因为 。
啮:咬 , 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
坎穴:坑洞 。
已:停止 。
溯流:逆流 。
求:寻找 。
如:按照 。
译文:一个巡河、护河的老士兵听说了这件事 , 又嘲笑说:“凡是丢失在河里的石头 , 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 。 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 , 沙的性质松软浮动 , 水流不能冲走石头 , 河水的反冲力 , 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刷沙子形成坑洞 , 越冲越深 , 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 , 石头必定倒在坑洞里 。 像这样又冲刷 , 石头又会再次转动 。 这样不停地转动 , 于是反而逆着河水朝相反方向移到上游去了 。 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 , 本来就精神失常了;在原地深处寻找石兽 , 不是更精神失常吗?按照他的话去寻找 , 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找到了石兽 。
五、问题归纳
1. 讲学家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本题可运用人物性格概括法进行分析 。 讲学家 , 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 , 自视甚高而骄傲自满 , 轻视他人 。
2.讲学家和老河兵的“笑”分别有什么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 。 讲学家的“笑”包含了对寺僧的嘲讽与自以为是 , 表现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心理;老河兵的“笑”流露出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一种否定 , 也表现出老河兵的自信 。
3.为什么按照老河兵的方法最后找到了石兽?
老河兵考虑到流水的影响 , 也考虑到石兽和泥沙的关系 , 充分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 所以根据他的判断准确找到了石兽 。
4.第4段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推荐阅读
- 「小学语文学习知识」预习|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知识点+单元测试
- 【严贡生】预习|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名著导读《讽刺作品的阅读》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 『老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27课《漏》知识点+图文讲解
- 『中小学生阅读』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音频朗读+知识点+图文解读 第14课《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