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吧』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河中石兽》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河中石兽》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第四单元 复习+单元测试
电子教材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课文朗读+视频
课文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中学教育吧』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河中石兽》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纪昀(1724~1805) , 字晓岚 , 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 , 清代学者、文学家 , 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集 , 取法六朝笔记小说而又有所发展变化 。 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被称为文化史上的“万里长城” , 对保存中国文化有很大贡献 。
二、故事背景
纪晓岚作为盛清时期的饱学之士、一代文学宗师、《四库全书》的总编辑 , 却没有为后人留下一篇有哲学思想内涵的著作 。 作为为满清皇朝服务的汉人 , 他没有成为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哲学家的条件 , 特别在动辄用“文字狱”“伺候”汉人知识分子的乾隆朝 , 纪晓岚的处境就像伺候猫的老鼠 , 不能有丝毫差错 , 特别是言论 。 作为饱学之儒 , 他又不想把他的深刻思想永远带入坟墓 。 于是 , 他最终采取了“测鬼神之情状 , 发人间之幽微 , 托狐鬼以抒己见”的方式来表达他观察当时社会的思想 。 故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间 , 他完成了一部志怪小说式的著作《阅微草堂笔记》 。
三、文言文知识积累
(一)古今异义
1.是非木 古义:代词 , 这;今义:判断动词 , 是
2.渐沉渐深耳 古义:罢了;今义:听觉器官 , 耳朵
3.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古义:离开;今义:到某个地方
4.盖石性坚重 古义:发语词 , 放在句首 , 可译为“因为”;今义: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5.但知其一 古义:只;今义:表转折 , 但是
6.求二石兽于水中 古义:寻找;今义:请求 , 要求 , 追求
(二)一词多义
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 , 介词)众服为确论(认为 , 动词)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成为 , 动词)
之:闻之笑曰(这件事 , 代词)当求之于上流(石兽 , 代词)其反激之力(的 , 助词)
去: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离开)西蜀之去南海(距离)
临:一寺临河干(靠近)执策而临之(面对)
(三)词类活用
棹数小舟(名词用作动词 , “划(船)”)
(四)特殊句式
省略句
1.以为顺流下矣
点拨:省略主语 , 和尚们;“以为”后面省略了“石兽” 。
2.求之地中
点拨:省略介词“于” 。
3.棹数小舟
点拨:省略主语“僧” 。
4.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点拨:“寺中”前省略介词“于” 。
5.果得于数里外
点拨:“得”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
倒装句
1.当求之于上流
点拨:介宾短语“于上流”作状语 , 后置 , 正常语序应为“当于上流求之” 。
2.果得于数里外
点拨:介宾短语“于数里外”作状语 , 后置 , 正常语序应为“果于数里外得” 。
3.求二石兽于水中
点拨:“于水中”作状语 , 后置 , 正常语序应为“于水中求二石兽” 。
被动句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点拨:“为”表被动 。
推荐阅读
- 「小学语文学习知识」预习|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知识点+单元测试
- 【严贡生】预习|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名著导读《讽刺作品的阅读》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 『老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27课《漏》知识点+图文讲解
- 『中小学生阅读』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音频朗读+知识点+图文解读 第14课《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