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地带儿」怎样培养孩子关爱他人(下)


「育儿地带儿」怎样培养孩子关爱他人(下)
文章图片
「育儿地带儿」怎样培养孩子关爱他人(下)
文章图片
儿童不是通过倾听身边榜样的言辞 ,
而是通过观察他们的行动
来培养慷慨品格的 。
上篇文章我们讨论过对好行为做出赞扬的反应 , 或许解决了一半的问题 , 但是对坏行为的反应也会产生重要的后果 。
孩子们造成破坏时 , 他们通常会感受到两种道德情感中的一种:羞耻感或负罪感 。 尽管人们通常认为这两种情感是可以相互替换的同义词 , 但心理学家茱恩·唐尼牵头开展的研究发现 , 这两种情感的原因和后果有极大的区别 。
羞耻感是“我是个坏人”的那种感觉 , 而负罪感则是“我做了错事”的那种感觉 。
羞耻感是对核心的自我做出的消极判断 , 这种情感破坏性极大:羞耻感会让孩子感觉自己渺小、毫无价值 , 他们的反应要么是对目标发起攻击 , 要么是彻底地逃脱当时的状况 。
与此相对比 , 负罪感是对一种行动做出的消极判断 , 可以通过好的行为弥补 。 孩子产生负罪感时 , 他们倾向于感受到懊悔和惋惜 , 理解他们伤害到的人的感受 , 并且会打算纠正错误 。
在心理学家卡伦·卡普洛维茨·巴雷特牵头主导的一项研究中 , 家长们对子女在家时的羞耻感和负罪感体验倾向做了评估 。 这些孩子得到了一个布娃娃 , 当他们独自和布娃娃玩耍时 , 它的一条腿掉了下来 。
有羞耻感倾向的儿童躲避研究人员 , 不肯自愿承认是他们弄坏了布娃娃 。 有负罪感倾向的儿童则更愿意修补娃娃 , 接近实验者并解释事情的经过 。
换句话说 , 有羞耻感的儿童是逃避者;有负罪感的儿童是修复者 。 如果我们想让自己的孩子关心别人 , 在他们行为不当时 , 我们需要教育他们为此而负疚 , 而不是因此而羞耻 。
对不良行为最有效的回应是表达自己的失望之情 。 培养关心他人的孩子的家长 , 会表达自己的失望之情 , 向孩子解释为什么他们的行为是错的 , 这种行为将如何影响他人 , 以及他们怎样才能扭转局面 。
这种做法能使孩子形成行为判断标准 , 培养他们为他人着想的思维和对他人的责任感、以及道德认同感 , 这种认同感有助于他们成为乐于助人的人 。 表达失望的美妙之处在于 , 它向对方传达了你对不良行为的反对 , 与此相伴的是你对对方的高期望值和改善品行的可能:
“你是一个好人 , 即使你做了一件坏事 , 我依然明白你能做得更好 。 ”
「育儿地带儿」怎样培养孩子关爱他人(下)
文章图片
▲在讨论培养品行端正的儿童时 , 我们需要记住 , 行为也会塑造性格
虽然批评不良行为、赞扬良好品格的作用相当强大 , 但培养一个宽宏大量的孩子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 单单坐等机会以回应孩子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 。
身为家长 , 我们希望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价值观传递给孩子 。 然而 , 我们当中许多人的做法都是错的 。
在一个经典的试验中 , 心理学家菲利普·拉什顿给140名在游戏中获胜的小学和中学年龄的孩子发放了纪念品 , 他们可以把所有纪念品都留给自己 , 或者把部分纪念品捐给一名贫困的孩子 。
首先 , 孩子们观看了一个实验者以教师的身份用要么自私、要么慷慨的方式玩这个游戏 , 之后再由此人向孩子们宣讲索取和给予的价值观 , 或是什么也不说 。
成人的影响力相当重大 , 结果证实行甚于言:当成人表现自私时 , 儿童会照章学样 。 言辞没有造成太大区别——不管成人口头上如何宣扬自私自利或慷慨大方的价值观 , 孩子们在观察到成人的自私行为后 , 捐出的纪念品都会较少 。
而当成人慷慨解囊时 , 不管慷慨的价值观是否得到了宣扬 , 学生们捐出的纪念品都一样多——即在听了宣扬和没听宣扬的情况下 , 他们捐出的纪念品都比基准水平高出85% 。 当成人的举动慷慨时 , 即使他们随后宣扬了自私的价值观 , 学生们捐出的纪念品依然比基准水平高出49%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