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写趣史」“连中三元”有多难,明朝仅有三人做到,他们分别是谁
“连中三元”原本的意思 , 是指古人在科举考试中 , 连续取得乡试第一(解元)、会试第一(会元)、殿试第一(状元) 。 因此后来“连中三元”就用来形容 , 一个人才高八斗 , 学富五车 。
在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 , 一共也只有21人三元及第 , 其中17名为“文三元” , 3名为“武三元” 。 由此可见 , 要连中三元有多不容易 。 那么到底有多难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 以明朝为例 。
本文插图
【「笔写趣史」“连中三元”有多难,明朝仅有三人做到,他们分别是谁】
乡试
乡试又称秋试 , 因为一般在八月份举行 。 明朝的乡试定为每三年一次 , 一般不会变动 , 所以乡试快开始之前 , 考生都自主开始准备 。 明朝乡试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 , 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 。
乡试中取得第一名的 , 就称之为“解元” , 第二名称之为“亚元” , 第三至五名称之为“经魁” , 第六名为“亚魁” 。 以上都算是中式之人 , 他们原则上就获得选官的资格 , 且可以参加次年举行的会试 。
本文插图
会试
会试是在春天举行的 , 所以又被称为“春试”或“春闱” 。 会试不再由省城举办 , 考生需要统一到京师参加考试 。 有些家住得离京师远的考生 , 一旦中了乡试 , 马上就要启程赶往京师 , 否则就容易错过会试 。
会试在京师的贡院举行 , 明朝会试主考官有两人 , 称之为“总裁” , 基本都是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之类的官员 。 凡考中者 , 都称为“贡士” , 而取得第一名的 , 就称之为“会元” 。
明朝“贡士”的录取人数在300名左右 , 南、北、中各地域按比例录取 。 一旦被录取 , 就获得参加殿试的资格 , 也将会是科举的最后一场考试 。 而殿试一般在会试揭榜后的下月举行 。
本文插图
殿试
殿试又称“御试”、“廷试” , 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 , 也是最后一段 。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 , 殿试开始于武则天时期 , 第一场殿试在神都紫微宫洛城殿举行 , 当时这场殿试连考了几天 。
不过到了明朝 , 殿试只考一天 , 在保和殿举行 , 由皇帝亲自主持 。 考生交卷之后 , 先由读卷官分类 , 等级最高的一类 , 将会交由皇帝亲自批阅 。 接着由皇帝钦定御批一甲三名 , 这三人称“进士及第” , 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 之后还会取二甲若干人 , 称“进士出身” , 三甲若干人 , 称“同进士出身” 。
获得一甲的三人 , 将会立即被授予职位 , 状元为翰林院修撰 , 榜眼和探花为翰林院编修 。 二甲、三甲进士如果想入职为官 , 还必须复考一次 , 最后根据前后两次成绩择优录取 。
看到这里 , 相信大家已经明白 , 要“连中三元”有多难了 。 所以在明朝276年的统治时期里 , 仅有三个人做到“连中三元” , 他们分别是谁呢?
本文插图
黄观 , 洪武朝三元及第 , 明朝连中三元第一人
黄观是今安徽省池州市人 , 于洪武二十三年参加乡试 , 结果考中解元 。 第二年 , 黄观在会试上取得第一 , 成为会元 。 次月 , 朱元璋亲自主持殿试 , 黄观在策论中主张“屯兵塞上 , 且耕且守 , 来则拒之 , 去则防之 , 则可中国无扰 , 边境无虞 。 ”
深得朱元璋赞赏 , 被钦定为一甲第一名 , 也就是状元 。
推荐阅读
- [笔写趣史]都说清朝皇帝痴情,其实明朝皇帝的爱情,同样令人动容
- 『趣史微视频』他是北宋最年轻的宰相,稳定200年的边关和平,让北宋富得冒泡
- 【趣史说】古代的宅女真的在家呆着么?事实并非如此
- 「趣史忆」诸葛亮有两个兄弟,为什么三人分别投靠魏蜀吴?其原因并不简单
- 文史小弟:趣史杂谈——最会玩的明君
- @随笔写乾坤,这位八百年前封建王朝官员的随笔启人心智
- 【趣史杂谈说】成功男人朱棣背后的奇女子
- 【闪电侯爵】趣史杂谈之“吃醋的由来”——宰相房玄龄的家庭纠纷
- 「趣史研究社」因儿子无心继位,他把千亿企业拱手让给外人从小作坊到家电龙头“外人”接手慈善之路,越走越远,捐60亿上广东慈善榜
- 【趣史研究社】捐60亿上广东慈善榜,因儿子无心继位,他把千亿企业拱手让给外人从小作坊到家电龙头“外人”接手慈善之路,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