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东谈历史」“五子良将”失和,曹操为何敢让他们合作,迎战孙权十万大军?


“五子良将”失和 , 曹操为何敢让他们合作 , 迎战孙权十万大军?

「东东谈历史」“五子良将”失和,曹操为何敢让他们合作,迎战孙权十万大军?
本文插图

建安二十年 , 曹操征讨张鲁 , 为了防止孙权袭击自己后方 , 命令张辽、李典和乐进率七千人驻守合肥 。 按理说曹操安排的这三个人都是猛将 , 张辽、乐进都位列曹魏“五子良将” , 李典也是个有勇有谋的大将 , 由他们来镇守合肥让人放心 。 但很多人对这个人事安排心存质疑 , 因为张辽、李典和乐进三人长期不和 , 相互之间都尿不到一个壶里 , 将帅失和是兵家一大禁忌 , 很容易遭遇失败 。 尽管如此 , 曹操还是坚持自己的决定 , 并为守军留下锦囊妙计 , 并言明待吴军来了再拆开 。

「东东谈历史」“五子良将”失和,曹操为何敢让他们合作,迎战孙权十万大军?
本文插图

曹操出发不久 , 孙权就率十万大军围攻合肥 , 众人打开曹操留下的锦囊 , 上面写着:“若孙权至者 , 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 , 勿得与战 。 ”张辽表示坚决落实曹操的指示精神 , 主张要趁吴军立足未稳尚未形成使团之势时 , 主动发动反击作战 , 挫败吴军士气 , 然后再据城固守 。 李典和乐进则被张辽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所感动 , 表示在国家大事面前放弃个人恩怨 , 坚决服从张辽的指挥 , 共同抗击来犯之敌 。

「东东谈历史」“五子良将”失和,曹操为何敢让他们合作,迎战孙权十万大军?
本文插图

按照这个策略 , 张辽李典从守军中选出八百精壮之士 , 杀向吴军阵中 。 张辽身先士卒 , 高呼自已的名号 , 连续击杀两名吴将和数十名吴兵 , 一直冲到孙权的麾盖之下 , 孙权被吓得跑到山顶躲避 。 在吴兵的合围之下 , 张辽几番冲杀 , 带着部下突出重围 , 安全回到了城中 。 此后 , 吴军连续十几日的攻击都没能奏效 , 只得铩羽而归 。 而张辽又率军乘胜追击 , 大破吴军 , 差点生擒了孙权 。 合肥之战是三国时期最经典的战役之一 , 张辽的威名由此响彻东吴 , 以致于东吴小儿一听张辽的名声 , 吓得不敢再啼哭 。

「东东谈历史」“五子良将”失和,曹操为何敢让他们合作,迎战孙权十万大军?
本文插图

很多人会问 , 既然曹操知道三位将军素来有矛盾 , 为什么还会让让他们一起搭班子 , 他就不怕因此贻误军机导致合肥落入孙权之手吗?我认为曹操之所以敢做出这样的部署 , 主要还和他的用人之道有关 。

「东东谈历史」“五子良将”失和,曹操为何敢让他们合作,迎战孙权十万大军?
本文插图

曹操向来以知人善任而著称 。 所谓知人善任 , 表现在三个方面:善于发现人才、深刻了解人才、正确使用人才 。 和其他三国诸侯不同 , 曹操用人不拘一格 , 不看出身高低 , 不问工作履历 , 不管人品好坏 , 只要是有才能的人 , 他都能大胆地启用 。 比如华歆、许攸都是见钱眼开的利禄之徒 , 官渡之战时曹操听说许攸来降 , 赤脚出门相迎 , 并用许攸的计策击败了袁绍 。 而张辽并非曹操的起家班底 , 在曾经多次跳槽 , 换过好几个东家 , 先后跟随丁原、董卓、吕布 , 都没有得到重用 , 归顺曹操后才被挖掘出来得以发光发热 , 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 。

「东东谈历史」“五子良将”失和,曹操为何敢让他们合作,迎战孙权十万大军?
本文插图

曹操不仅能够发现人才 , 更善于了解和使用人才 , 谁有多大的能力 , 属于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缺点 , 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 , 曹操都掌握地一清二楚 。 史学家评论曹操说:“智效一官 , 权分一郡 , 无小无大 , 卓然皆称其职” , 就是说他不管安排什么人做什么事都非常地合适 , 都非常地称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