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丑的六大心理机制或引起极度“不适”,庄子对此也早有所言

你爱美吗 , 你认为美的对立面是丑吗?英国著名文化评论家史蒂芬·贝利的图文作品《审丑》将数百年来的艺术、设计与文化史编织在一起 , 探索了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审“丑” 。 这本书拓展了传统的美学观念 , 提供了一种对所谓的“丑”全新的欣赏角度 , 妙趣横生 , 个性十足 , 异彩纷呈 。
作者 李峥嵘从心理学研究来看 , 对美的理解与情感是息息相关的 。 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 引起极度“不适”的审丑心理机制 。
「」审丑的六大心理机制或引起极度“不适”,庄子对此也早有所言
文章图片

《审丑: 万物美学》[英]史蒂芬·贝利 著 杨凌峰 译双又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1 美得惊悚 , 丑得崇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 但是趋于完美无瑕的 , 反而会导致乏味无聊 , 甚至令人不安 , 比如说有一种心理现象叫“恐怖谷现象”——当机器人跟人的相貌非常接近时 , 会让人极度不舒服 , 仿生过于完美反而带来惊悚之感 。 艺术家大卫·莫拉迪拉在创作数码作品《特写肖像》时 , 特意给人物面孔加上一些瑕疵 , 以增进容貌之美 。
【「」审丑的六大心理机制或引起极度“不适”,庄子对此也早有所言】美 , 常常和崇高、庄严联系在一起 。 有一些西方美学家认为 , 崇高本是强调审美主体对事物的拒斥和震惊从而产生的敬畏感 。 如果“丑”也带给观众一种可以引起强烈敬畏感的情愫 , 那么“丑”也会显得崇高 , 人们的审美趣味也就转向了“丑” 。 比如小说《巴黎圣母院》里 , 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和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颠覆人们惯常的美丑的观念 。 中国哲学家庄子也塑造过大量形态丑陋的形象,传递了内在大于外在的审美观 , 将美与丑进行了转化 。
2 陌生化的冲突给人以美的震动?《审丑: 万物美学》封面是收藏在伦敦国立美术馆中的一幅画《丑公爵夫人》 , 画中的人物可能得了骨骼畸变的病 , 显出异于常人的容貌 , 看了让人不寒而栗 。 可是在美术馆明信片销售排行榜中 , 它常年位于前列 。 这幅画甚至启发了作家刘易斯 , 创作出了《爱丽丝漫游记》中的公爵夫人——那可是很多西方儿童童年的噩梦 。
为什么丑不一定是令人憎恶和排斥的 , 反而有一种奇妙的吸引力?
这就不得不说到一个词:“审美的陌生化” 。
陌生化 , 原本是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 , 这个理论强调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 , 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 。 诸种因素的对立和冲突 , 造成了“陌生化”的表象 , 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动 。
比如 , 巴洛克风格的西西里教堂充满了过度夸张的视觉立体幻象 , 挑战了人们关于神界安宁气氛和心灵抚慰的所有预期 , 来访的人在这里会感到冒犯挑衅 , 又同时充满了兴奋 。
3 符合科学定律的就是美吗?美 , 在某些研究那里是有规律和公式的 , 比如毕达哥拉斯比例(俗称的黄金分割)一度被定为欧洲的美学标准 , 广泛运用于建筑、美术和设计 。 斐波那契数列也被认为是自然中最美的数字 , 包括海螺的纹路、花瓣和种子的排列都可以用斐波那契数列来分析 。
《审丑: 万物美学》提出:“科学本身所追求的可能是中立 , 但这种描述用词的选择或许揭示了人脑构造中最根本的东西:如果能带来智力和知性的愉悦 , 那么枯燥的微积分也可以是美的 。 这当然也就提示我们 , 美的根源可能是存在于思维概念中 , 而不是具体表象中 。 ”
让我们进一步思考 , 符合科学定律就一定带来美吗?比如一颗致命的子弹的发射轨迹会显示出一种完美的形态 , 这也是美的吗?
4 时代的风朝哪个方向吹?美和丑是一个流变的观念 , 比如说中世纪会在屋顶上装饰滴水怪兽 , 表达驱魔驱邪的原始心愿 , 到了工业时代 , 人们把丑陋和邪恶、恐惧联系在一起 , 就不再装饰滴水兽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