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入#糖分“妖魔化”:真的对健康有害吗?( 二 )


可见高果糖葡萄糖浆并不是唯一有问题的糖类 。 其它添加糖 , 尤其是果糖 , 也与多种健康问题脱不了干系 。
#摄入#糖分“妖魔化”:真的对健康有害吗?
图片

首先 , 果糖可能容易引发心脏病 。 肝脏细胞在分解果糖时 , 最终产物之一就是甘油三酸脂 。 这种脂肪会逐渐在肝细胞中积聚 , 如果进入血液 , 就会在动脉壁上越积越多 , 形成脂肪构成的动脉硬块 。
一项研究似乎也支持这一观点:与日常摄入热量只有不到10%来自添加糖的人相比 , 这一比例超过25%的人死于心脏病的风险是前者的两倍 。 二型糖尿病的发生也与摄入添加糖有关 。 上世纪90年代的两项大型研究发现 , 每天饮用一瓶以上软饮料或果汁的女性患糖尿病的几率是很少喝饮料的女性的两倍 。
糖并不是引发疾病的直接原因
但这同样不能证明糖分是否真的会引发心脏病或糖尿病 , 造成糖尿病、肥胖和高血压的主因应当是过度热量摄入 , 糖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
只要摄入的能量超过消耗的能量 , 长此以往就会造成脂肪囤积、胰岛素抗性和脂肪肝 , 与饮食结构无关 。 如果某人的能量消耗量很大 , 且摄入的热量符合应有水平 , 就算饮食中含有大量果糖或其它糖类 , 身体也不会受不了 。
比如运动员的糖类消耗量往往高于常人 , 但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却很低 , 因为摄入的多余果糖会在运动过程中被代谢掉 , 从而增加其运动表现 。
总的来说 , 证明添加糖能够直接引发二型糖尿病、心脏病、肥胖或癌症的证据仍然较为薄弱 。 的确 , 大量糖分摄入往往与这些疾病存在一定关联 , 但临床试验尚未证明糖是引发疾病的直接原因 。
#摄入#糖分“妖魔化”:真的对健康有害吗?
图片

人们还一直认为吃糖会上瘾 , 但事实也许并非如此 。 2017年发表的一篇研究指出 , 小鼠会出现糖分戒断反应 , 据此认为糖类会产生于可卡因类似的效果 , 比如让人极其渴望摄入糖分 。 但学界普遍认为 , 这篇文章对迹象的解读有误 。 一种批评观点指出 , 这些小鼠受到严格限制 , 一天内只有两小时能摄入糖分 。 但如果让小鼠像人类一样 , 随时都可以吃糖 , 它们就不会出现这种上瘾般的反应了 。
但还有其它研究也考察了糖类对大脑的影响 。 例如 , 研究人员对含糖饮料摄入量和脑健康标记物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分析 。 结果发现 , 常喝软饮料和果汁的人往往脑容量更小 , 记忆力也更差 。 与完全不喝饮料的人相比 , 每天喝两罐饮料的人的大脑年龄平均比前者衰老两年 。 但由于实验只测量了果汁的摄入 , 并不能确定糖是否为影响脑健康的唯一因素 , 常喝果汁或软饮料的人往往还有其它影响脑健康的饮食或生活习惯 , 比如很少锻炼等等 。
一项近期研究发现 , 糖甚至能改善老年人的记忆力和身体机能 。 研究人员先让部分受试者喝下一杯含有少量葡萄糖的饮料 , 然后让他们完成多种记忆任务 。 其他受试者喝下的则是含有人造甜味剂的饮料 , 作为控制组 。 研究人员评估了受试者的参与程度、记忆得分、以及自己主观感受的努力程度的感知 。 结果显示 , 摄入糖分可以更好地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 , 让他们尽全力完成任务 , 同时并不感觉自己费了更大的劲 。 血糖水平的提高也让他们在任务期间感觉更开心 。
将糖类“妖魔化”并不可取
虽然当前的指导原则建议 , 添加糖提供的热量不应超过单日总摄入热量的5% , 但营养学家指出 , 真正健康、均衡的食谱对每个人而言都有所不同 。
运动员在进行高强度训练时需要摄入更多糖分 , 因为此时糖分很容易被消化掉 。 但他们也会担心自己的糖分摄入量超过了指导标准 。 对我们这些普通人而言 , 添加糖的确不是健康食谱的必需成分 。 但一些专家警告道 , 我们也不应把它们视作毒药、避之唯恐不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