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第五次反围剿若坚持毛主席诱敌深入方针 就没有长征吗?
山里走出的红色政权
1928年4月 , 毛泽东和朱德两人领导的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此次会师保留了中国共产党的星星火种 , 在以后逐渐壮大 , 形成了燎原之势 。
我们已经知道 , 实际上井冈山会师是汇集了三大起义的保存力量 , 即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 。 而三大起义可以说是汇集了两个地区的成败:成的是井冈山 , 这个地区后来走向了天安门;还有一个地区败了 , 就是海陆丰 。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若坚持毛主席诱敌深入方针 就没有长征吗?】
文章图片
南昌起义之后 , 主力军在南移过程中撤到了海陆丰 , 广州起义的主力后来也来到了这里 。 但是在1928年以后的反围剿斗争中 , 他们都失败了 。 海陆丰 , 就地理位置而言 , 显然不适合红军主力的生存 。 一方面 , 海陆丰位于广州到汕头两者之间的连接线上 , 国民党不可能让红军在此处掐断广州和汕头的联系 。
文章图片
另一方面 , 海陆丰的南面是香港 , 涉及到了国际关系 。 在这种情况下 , 想要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简直是天方夜谭 。 面对国民党军队强势的围剿 , 海陆丰地区的红军却还在坚持“誓死保卫海陆丰”的指导思想 , 可谓是以卵击石了 。 如果当时红军能够往北走 , 走到靠近广东和江西边界的山区 , 也许力量还能保存下来 。
朱毛井冈山会师后 为何要下山
而在井冈山地区 , 会师的队伍渐渐稳定发展起来 。 但1928年年底 , 形势就显得很困难了 。 一定的红军的力量和这个地区的经济力是成正比的 。 当时井冈山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贫弱 , 没办法支撑红军大部队的生存和发展 。
1929年春天以后 , 毛泽东和朱德就带领着部队下山 , 寻求经济上的出路 。 当时赣南闽西地方广阔 , 人口密度大 , 经济力更好 , 红军就在此发展起来 。
文章图片
1930年的春天 , 朱毛红军的部队发展成了一军团 , 包括了赣南闽西的一部分红军 , 有将近两万人的规模 。 而彭德怀带领的军队在湘鄂赣发展成了三军团 。 这两个部队在八月的时候联合起来 , 组成了红军的一方面军 , 有三万多人的规模 。
在此之前 , 蒋介石忙于军阀混战 , 红军的规模也只有几千人 , 有些地方甚至就只有几百、几十人 。 因此国民党对共产党的进攻都是地方性的 , 称为进剿会剿 。
文章图片
反围剿为何前面胜利了 后面却失败了
紧接着不久 , 蒋介石在与阎锡山和冯玉祥的中原大战中取得了胜利 , 形式上统一了国民党党政军的权利 , 战略重点就转向了对各路红军的围剿 。 于是1930年10月以后 , 国民党就开始对中共进行大规模的围剿了 。
面对国民党的围剿 , 红军一方面军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两种意见 。 一种是彭德怀三军团的少壮派 , 此前他们打下过长沙 , 认为自己的力量强大 , 可以沿着赣江夹江而进 。 另一种意见就是毛泽东提出的退到赣南 , 实行诱敌深入的方针 。
文章图片
毛泽东提出的这一方针 , 是根据红军当时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决定 , 而且赣南也有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上的优势 。 赣南的西边是赣江 , 这是一道天然屏障 。 赣江江面宽阔 , 渡江只能靠船 。 即使敌军真的靠船渡进攻 , 后勤补给也跟不上 。 东边是武夷山 , 国民党想从东边进攻 , 只能绕过山头 , 费时费力 。 南边呢 , 是国民党的粤军 。 事实上在陈济棠的领导下这部分军队是独立的 , 不受蒋介石控制 。 他们在此前就与红军有着秘密来往 , 两者之间有着君子协定 。 那剩下的北边也是山区 , 进攻困难 。
推荐阅读
- 『红军』22勇士飞夺泸定桥,3人牺牲,仅有5人留下姓名,大部分无名可考
- 『红军』毛主席指挥作战,与所有名将不同,是成为军事天才的法宝
- [红军]长征中张国焘带8万人挑战中央,毛主席带一万红军连夜北上
- 『六盘山』长征路上的离奇命案:300红军一夜之间莫名死亡
- 「」红军第一叛将晚年想回家,邓小平撂下4个字
- 「孙彪」国家安全部最后一位红军战士、硬核“国安爷爷”走了……
- 方面军■红军有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为何唯独没有第三方面军?
- 【】湖北一农民翻出85年前的借条,红军借了400块大洋,如今该还多少钱
- 「守军」腊子口!70米80度仰角悬崖,众红军无计可施,角落一人称家常便饭
- 「红军」红军过湘江前,白崇禧追缴态度为何180度大转变?源于一封密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