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北京:疫情防控常态化要考虑四个因素

本报北京4月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世昕)几天前 , 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关于北京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有可能呈常态化的表述引发关注 。 今天 ,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进一步解释说 , 防控常态化的机制设计要综合4个因素考虑:境外疫情的输入影响、复工复产的需求、重点地区人员的流动 , 以及人们对正常生活的渴望 。
陈蓓说 , 这4个因素对北京的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需要形成“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机制 , 又要能顶住“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双重压力 , 还要逐步回归正常的社会秩序 。
一些地区已经调整了应急响应的级别 , 但目前北京依然保持一级响应没有调整 , 陈蓓解释说 , 北京作为首都承载着特殊功能 , 疫情防控需要采取更加从严的措施 。 除了响应级别外 , 还包括入境人员全部集中隔离观察、全面核酸检测的“双全”措施;严格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的四方责任等 。
在陈蓓看来 , 严格措施旨在实现关口前移、预防为主、闭环管理 , 力争做到防控工作百密无疏 。
严字当头外 , 防控工作也要体现科学性 。 陈蓓说 , 针对境外输入病例已经过千、一些地区出现境外关联病例、本土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等新情况 , 北京也急需统筹发热门诊和检测资源 , 提升检测能力 , 加强人群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 科学防控 。
按照专家的建议 , 北京市加大了对进京重点人群的检测和监测 , 加大了对发热门诊就诊者的检测和监测 , 加强了对出院病人和家庭成员等群体的检测和监测 。 通过科学筛查 , 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
北京还在防控措施的精准化上下功夫 。 陈蓓说 , 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很重要的一条措施 , 就是减少人员交叉流动可能产生的风险 。 北京市通过精准的限流、预约和有效的机制对接 ,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不必要的流动 , 减少一定时间内人员流动的密度 , 减少人员无序流动的风险 。
在陈蓓看来 , 北京采取的进出京人员居家隔离14天的措施 , 不单纯是落实医学观察隔离的措施 , 也是减少非必要流动的措施 。
陈蓓说 , 未来将针对疫情整体形势的变化 , 科学、动态调整进出京流量和医学观察等措施 。 她说 , 精准防控还包括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人群的特点 , 分类施策 , 精准制定专业技术指引 , 有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
“疫情防控没有例外、没有侥幸、没有旁观者” , 陈蓓说 , 尤其在推动复工复产过程中 , 单位、个人要严格落实各自责任 , 通过更加严实的措施 , 促进复工复产 , 通过更加畅通的渠道 , 保障复工复产 , 通过更加完善的机制 , 支持复工复产 。
【「疫情」北京:疫情防控常态化要考虑四个因素】陈蓓说 , 对广大市民来说 , 常态化的疫情防控意味着大家心中防控的“弦”不能松 , 在疫情防控中已经形成的好习惯必须坚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