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诗歌来到美术馆No.58回顾】我写作,是为了对时间的流逝感到安宁︱雷武铃( 四 )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诗歌来到美术馆No.58回顾】我写作,是为了对时间的流逝感到安宁︱雷武铃
本文插图

05
在河北大学
诗人、国米球迷、爱情热烈的赞颂者
酒一喝多就喜欢大声叫喊的人
每周四下午的球场上爱崴脚的边锋
我们的同学、朋友 , 肖磊
毕业要走了 。
他要结束他气愤的学生生活
去到另一座城市 , 另一处房子
和他的女友
——他说她是来自上天的照亮他的光 ,
一起生活了 。
痛饮 , 欢笑 , 流泪 , 合影 , 祝福的话之后
在深夜 , 在十字路口 , 在忽闪的车流边
我们站住 , 无法离去 。
一群迷茫的人 ,
终于在街角的绿地边默默坐下 。
习习吹拂的夏夜的凉风永恒 。
透亮的夏夜的白云 , 在人世之上不朽 。
但时间在催促 , 在提醒 。
四点钟天亮 ,
这夜色的结束已无可挽回 。
古老、绝对的痛苦撞击柔软之心
美好时刻何其短暂!
我们长时间在日常的单调、枯燥中 , 感到生命已停滞 。
朋友之别 , 如伤口 , 如疼痛
是生活的断裂 。
让我们看到生命是活的 , 它神秘
它在流逝 , 无情地 。
让我们看到一天正开始的晨曦 , 它多么高远、纯洁、清新!
麻木、沉闷的日子
埋藏着如此的美好与珍贵的起始!
这首诗一开始用白描的手法写了诗人的学生肖磊 , 但与一般耽于怀旧的送别诗不同 , 雷武铃从最开始的逗比慢慢推进情感强度 , 最终用一种直接的倾泻方式抒发出来 , 整首诗充满大开大合的转折和起伏跌宕的内心落差 。 可以说 , 这首诗超越了师生情谊 , 是一种集体的对知识共同体、情感共同体、诗歌共同体高强度的求索和维护 。
诗人反复强调的一个词就是真实 , “我一直想做一个工作就是真实 , 不陷于想象性的文学性的夸张和虚空 。 我写的是最强烈的抒情 , 因此更需要立足于最真实的事实性基础之上 。 ‘送别’情境是一个事实 , 是完全的真实 。 ”
提问环节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诗歌来到美术馆No.58回顾】我写作,是为了对时间的流逝感到安宁︱雷武铃
本文插图

提问者 | 听完今天的分享会非常感动 , 无论从作品还是胡续冬老师的点评还是雷家军的朗诵 , 这种真情实感都传递给了读者和分享者 。 我跟雷老师是同龄人 , 从十八岁到1990年间写了上千首诗 , 而因为从广西搬到上海工作 , 把所写的诗歌全部遗失了 , 由于在上海电视台工作太忙 , 就把诗歌锁到了心里 。 近两年很偶然的机会 , 我又开始写诗 。 我想了解 , 写诗到底是靠激情、灵感、勤奋 , 还是靠一种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胡续冬 | 我不认为写诗是靠天分的 。 可以说 , 如果作为“人”的那一方面是完整的、不缺失的 , 如果具备最基本的感受力、喜怒哀乐的能力、对世界保持感动的能力 , 你就具备写诗的全部基础 。 然后需要在语言上对同时代诗歌的腔调到了哪一步有充分了解之后 , 就可以自如地进行诗歌练习了 。 而作为一个正常人 , 那些最基本的、细微的、能够浸润到细节里的感受力在 , 可能就是写诗最好的基因 。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诗歌来到美术馆No.58回顾】我写作,是为了对时间的流逝感到安宁︱雷武铃
本文插图

提问者 | 我是河南大学毕业的 , 也是“诗歌来到美术馆”活动的资深参与者 。 在刚结束的云南支教活动中 , 我也是带着孩子们一起读诗、写诗 , 也有很大收获 。 从诗歌角度讲 , 我们带着感情去看待这个世界 , 都能收获很多美好的东西 。 参加民生美术馆的诗歌活动有五六年了 , 我很喜欢雷老师诗歌中那些场景和质朴的色彩 , 我看到了年轻读诗的自己 , 和那种简单美好又质朴的东西 。
雷武铃 | 对于我来说 , 写诗本身就是更深入地探索自我、辨识自我、确定自我的过程 , 也是自我辨识、自我和自我认识的形成过程 。 写诗最迷人之处 , 就在于它是一个自我定义、自我命名的活动 , 或者说创造自我的过程 。 是写作从幽暗的深处 , 把我并不完全确知的自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