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叔说春秋■从地域关系来看周人、殷商人、东夷人的关系,原创


海叔说春秋■从地域关系来看周人、殷商人、东夷人的关系,原创
文章图片
史书有“武丁、成王 , 殷周大仁也 , 然地东不过江、黄 , 西不过氐羌 , 南不过蛮荆 , 北不过朔方” , 这就是后来人认为的殷商之巅峰盛世 , 其疆土跟今天的中国比较起来是要小得多的 , 夏商周千余年间 , 中原文明的兴盛之地大致范围处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 其覆盖的范围北面沿线包括晋北和陕北高原到东方的燕山一带 , 南方则包括了汉水与淮水区域 , 西方则到秦陇地界 , 而东方则是到了海边 。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区域里温暖湿润且地势平缓 , 更有着丰富的水资源、黄黑土资源 , 飞禽走兽穿行其间 , 不仅非常适宜于种植五谷 , 更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 , 因此夏商周三代的王畿和重要城池 , 皆在这个区域之内 。
今天我们发现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即不无凑巧的出现在这个区域 , 其贯穿了东西的边缘 , 分别繁荣于周人发源的岐山、镐京附近和东迁而后的洛邑周围 , 环绕在这两个核心之地的四围 , 无数的诸侯国和部落王国如蜘蛛网一般密布 , 形成了中原文明的最早雏形 。 周人有所谓“西土”和“东土”的说法 , 正是对镐京区域和洛邑区域的政治诠释 。 当然 , 周人的东西概念还夹杂着某种对异族的抵御情绪 , 就是有东夷西戎北狄南蛮 。 迈过黄土高原就是更为蛮荒的北方地区 , 跨过江淮就是杂草丛生的荆蛮 , 生存环境的极度恶劣制约了两大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 周人真正重视的是黄河中下游区域 , 因为夏商两代皆在此区域有力量部署 。
海叔说春秋■从地域关系来看周人、殷商人、东夷人的关系,原创
文章图片
周人攻灭殷商而后 , 殷商的残余势力大多向东和向北迁徙 , 这即可能说明殷商人在东部和北部区域所部署的力量更为强大 , 殷商残余力量更能够依托于此发动对周人的反攻 。 在周人立国之初的武庚叛乱 , 恰恰发动的就是东夷地区的部族 , 这即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东夷地区的很多部族本身就是殷商人的势力 , 后来殷商族裔彻底臣服周人以后 , 殷商最后的力量依然还是向东和向北迁徙而去 。 生活在这里的殷商人和东夷人有着更为相似的图腾 , 两大族群的信仰皆与飞鸟有密切关系 , 殷商人的创世传说就是“简狄吞鸟蛋 , 因孕生契” , 而东夷人则有后羿射金乌的故事 , 东方部族的信仰与西方周人的信仰决然不同 , 这是为什么呢?
作为千万年受到黄河水冲击的东部地区 , 土地多盐碱或腐植质的黑色和白色冲积土 , 《尚书》有“至于衡、漳、厥土唯白壤” , 这里漫布着更为零散的沼泽地和丛林 , 生存在这里的人们往往受到水患之扰不胜其烦 , 因此殷商人才经常迁徙都城 , 所谓“自契至于成汤八迁” , 流离失所和浪荡江湖的生活足迹促成了殷商和东夷人的尚武精神 。 这里的土地不便于像黄河中游地区的黄土地那样常年种植 , 这就使得殷商和东夷人们除了寻常的农耕文明外 , 更繁衍出逐猎善射的习俗 , 有所谓“夷 , 东方之人也 , 从大从弓” , 这即成为殷商人和东夷人的战争往往更为血腥的缘故 , 周人后来以此贬斥殷商人残暴 , 可谓并非是空穴来风 。
海叔说春秋■从地域关系来看周人、殷商人、东夷人的关系,原创
文章图片
【海叔说春秋■从地域关系来看周人、殷商人、东夷人的关系,原创】黄河的中游地区 , 地处于陕北和黄土高原的南麓 , 这里则有着更多的黄色的土地 , 这里的人们大多生活在高地之上 , 少受洪涝灾害 , 且黄土地质地疏松 , 更适合挖崛洞穴以求居住 , 冬暖夏凉 , 同时黄土地更适宜于种植 , 上古时代五谷丰登的事情更多说的其实就是这个地区 。 因此这里的人们可以有着更为稳定的发展时机 , 只要给予充足的时间 , 等到力量发展起来往往成为更为强大的军事和政治力量 , 并将东部地区的政治力量加以毁灭 , 夏商周如此 , 后来的历史也是如此 。 殷商人崇尚飞鸟 , 飞鸟大多有着黑色的羽毛 。 而周人崇尚的是龙虎 , 龙虎大多又是有着明显的黄色 , 这种事情绝非是偶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