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新闻网:听她们说:援鄂战“疫”永无悔!


2月 , 面对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 , 玉溪市抽调45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 。 通海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周雪梅、神经外科兼重症医学科护士施静琦 , 主动请缨 , 勇敢逆行 。 2月19日 , 出征;2月25日 , 进驻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 。
在武汉“征战”新冠肺炎的日子里 , 周雪梅、施静琦每天有六、七个小时需要包裹在厚重、闷热的防护服里 , 每次脱下防护服 , 汗水已经浸透了洗手衣 , 口罩和防护面罩的重重压迫 , 在她们的脸上留下深红色的痕迹 , 甚至破溃和水泡;每天 , 她们还要穿着纸尿裤 , 工作中不吃不喝 , 持续护理病人 。 奋战中她们有汗水和泪水 , 也收获了感动 。

玉溪新闻网:听她们说:援鄂战“疫”永无悔!
本文插图

周雪梅在工作中
而今 , 她们圆满完成救治任务平安归来 , 让我们一起聆听勇士们“征战”的艰辛和战“疫”归来的最美心声 。
“我进驻的科室就是李文亮医生曾经在的科室耳鼻喉科 。 主要负责3位重症病人 , 其中一位78岁的爷爷 , 他基础病比较多;还有28岁的小伙子住了好长一段时间 , 是我们病区的一个危重病人 , 但他很自信 , 每次进去都用很感激的眼神看着我们 。 ”周雪梅说 。
“初进病房真的紧张 , 但从病房里那一双双患者的眼睛 , 我看到被他们需要的感觉 , 患者与病魔斗争的那种坚强的意志 , 还有国家、省、县医院对我们的关心关爱 , 战友之间相互的支持、相互的帮助、相互鼓励 , 让我平复了紧张的心情 , 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 。 ”施静琦说 。

玉溪新闻网:听她们说:援鄂战“疫”永无悔!
本文插图

施静琦在工作中
“让我最感动的是一位65岁的奶奶 , 她住了50多天院 , 在她出院当天 , 我们把出院证明交给她的时候 , 她热泪盈眶 , 使劲向我们鞠躬 , 她说感谢我们 , 如果没有我们 , 她的生命就定格在了65岁 , 是我们给了她生的希望 。 正是她的这种感动、这种鼓励让我们坚持下来了 。 ”周雪梅说 。
“一位76岁的爷爷 , 他写了一封感谢信 , 写了所有医务人员的名字 , 他感谢我们所有医务人员 , 看到自己的名字在那封感谢信上 , 我觉得所有的辛苦付出都很值得 。 ”施静琦说 。
周雪梅说 , 在武汉一个多月时间里 , 除了有疲倦 , 还曾有过焦虑和恐惧 。 工作第21天时 , 正在上班的她突然出现了强烈的身体不适 , 所幸在战友们的帮助、鼓励下挺过来了 。 那一天 , 她在日记中写道:“如果我有去有回 , 待三月看一场樱花 , 吃一碗热汤面 , 如我有去无回 , 报效祖国 , 我无怨无悔 。 ”

玉溪新闻网:听她们说:援鄂战“疫”永无悔!
本文插图

【玉溪新闻网:听她们说:援鄂战“疫”永无悔!】周雪梅、施静琦表示 , 在通海县人民医院的关心支持下 , 在家乡人民的殷切期盼下 , 她们抱着闻征召 , 召必战 , 战必胜的信念踏上援鄂征程 。 “去时冬雪霏霏 , 归来桃花朵朵” , 回家的一路上 , 看到干部群众用最高礼遇迎接她们 , 两位英雄格外激动 , 不时泪目 。 她们说 , 能去支援武汉对自己来说是幸运的 , 这段经历对自己来说是一辈子的宝贵财富!“希望疫情早点过去 , 期盼万家团圆 。 ”“相信疫情过后 , 每一个笑容都能重逢蓝天下 。 ”这是她们共同的心愿 。 (玉溪日报特约采访人员 师云波通讯员 钱国有 赵明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