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安保险]互联网保险转危为机 腾讯微保该如何向善生长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着各行各业 , 对依赖传统渠道的保险企业无疑是一个重创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在近期的文章中分析称:“疫情使得保险业务成长面临压力 , 寿险业务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 , 业务下滑增大了中小保险机构的现金流风险和经营压力;另外 , 保险资金运用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进一步加大 。 ”
在疫情期间“无接触”的要求下 , 便捷与安全的互联网保险成为新的爆发点 。
腾讯微保CEO刘家明告诉《创业圈》:“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或将让互联网保险成为重要的保险获取渠道 。 当大家不能面对面交流 , ‘无接触’的网上购买和信息获取变得特别重要 。 ”
多家互联网保险企业在此次疫情中都有亮眼表现 。 其中 , 腾讯微保在疫情期间增加了2500万有效用户 , 面向医护人员、小商户和微保用户的疫情专项赠险共保障了1500万人;众安保险1月至2月所获得的原保险保费收入总额约为25.65亿元 , 同比大幅增长了55.17% 。
[众安保险]互联网保险转危为机 腾讯微保该如何向善生长
本文插图

保险新机遇
目前 , 我国互联网保险领域的“玩家”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为传统保险公司 , 如中国人保、中国平安等;第二为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 , 包括众安保险、泰康在线等;第三为互联网保险代理平台 , 就有腾讯微保、蚂蚁保险等 , 以及携程、水滴保等针对固定场景模式的代理平台 。
随着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 , 对流量掌控有着绝对优势的互联网巨头悉数入场 , 依靠着互联网巨头成长的互联网保险平台走得更快 。
以腾讯微保为例 , 其运营主体是微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 , 是腾讯首家控股的保险平台 。
微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0月 , 2017年10月取得保监会批复的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 , 2017年11月入驻微信钱包 , 并上线了首款产品“微医保” , 正式入局互联网保险行业 。
凭借微信庞大和广泛的用户量 , 腾讯微保的发展势头迅猛 。 据QuestMobile统计 , 截至2019年9月 , 腾讯微保小程序月活用户达3000万 , 是中国数量最大、普及度最高的微信保险服务小程序之一;在使用情况上 , 用户人均保费超过1000元 , 投保复购率达40% 。
在产品端 , 腾讯微保围绕用户需求精选产品 , 并在产品设计上解决条例复杂、报废过高、理赔难等传统行业痛点;从业务布局上看 , 腾讯微保从医疗险出发 , 逐渐覆盖了健康险、意外险、车险、寿险等多个领域 。
从疫情期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来看 , 疫情如同“催化剂” , 使得该行业短期内出现明显增幅 , 并形成了长期利好的深远影响 。
刘家明告诉《创业圈》 , 除了保险意识的提高和互联网使用的便利性 , 保险产品开发的互联网速度也十分重要 。
“此次疫情暴发突然 , 又正值春节期间 , 与SARS疫情期不同 , 现在的互联网经济要发达很多 。 像腾讯和微保这样的企业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 , 迅速开发新产品和功能 。 ”刘家明表示 。
“迅速”二字如何体现?刘家明介绍称 , “与传统保险公司以月度或年度为单位进行版本迭代不一样 , 在疫情期间 , 微保的产品上线和迭代速度是以天为单位” 。
1月20日 , 腾讯微保成立了公司级别的紧急应对小组 , 其中“医护保·新冠肺炎特别版”产品从最初想法到上线 , 仅24小时 。
截至3月16日 , 腾讯微保累计完成124例新冠肺炎相关客户理赔和慰问金发放 , 赔付金额超360万元 。
竞争日益激烈
针对目前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发展情况 , 刘家明在采访中表示:“互联网保险行业快速发展 , 覆盖的用户量迅速扩大 。 美国花了30年 , 百万医疗产品渗透率达到18% 。 中国仅用了3年时间实现了8%的渗透率 , 被保用户数从2016年的63万 , 增长至2019年预计的近1亿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