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优化自己的策略?看看经典的资产配置是怎么做的?


前几期 , 介绍了四种常用的资产配置策略 ,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 , 都是很容易上手的 。
但其实 , 资产配置策略远不及这些 , 很多策略模型要复杂得多 。 本期 , 我们来介绍下国际上经典的资产配置策略 , 以及它们在中国的实际应用 。
一、雏形和理论基石
1、雏形
资产配置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 , 最初是恒定混合策略 , 包括等权重投资组合策略、60/40投资组合策略 。
等权重策略 , 指每类可投资资产的投资权重为1/N 。 这个策略操作简单 , 长期收益效果好 , 受到很多投资者的喜爱 。
如瑞士经济学家和基金管理人Marc Faber , 他将总资产等分为4份 , 分别投资于股票、房地产、黄金、债券和现金上 。

『』想优化自己的策略?看看经典的资产配置是怎么做的?
本文插图

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整理
60/40策略 , 指的是60%股票+40%债券 。 由于股和债的相关性很低 , 甚至负相关 , 这样搭配可以分散风险 , 因而这种策略被广泛应用 。 到了20世纪50-70年代 , 该策略除了考虑股票和债券 , 还持有现金 , 其长期目标资产配置是60%股票、30%债券、10%现金 。
恒定混合策略的特点是各资产权重固定 , 操作简单 , 我们普通投资者也可以用 。 但缺点是风险暴露大 , 不能很好地应对市场波动 。 投资者需要更加分散、更高收益的组合 。
2、理论基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 资产配置策略开始转入定量研究 。 20世纪50年代 , 著名经济学家哈里·马科维茨(Harry M. Markowitz)首次提出均值-方差模型 , 标志着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PT)的诞生 。
均值-方差模型是为了寻求一定风险下收益最好的投资组合 , 或一定收益下风险最小的投资组合 。
MPT这种方法简单、直观 , 只需输入需要的参数(预期收益率、预期波动率、相关系数) , 通过模型 , 就可以输出各资产的配置比例 。

『』想优化自己的策略?看看经典的资产配置是怎么做的?
本文插图

虽然该模型在优化资产配置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 但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 如模型过于敏感(输出结果不稳定)、没有考虑市场环境的变化、资产配置是静态的、风险指标过于单一等等 。 因此 , 之后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演进了很多其它模型 。
二、演进和发展
1、BL模型
大家不要被BL这两个英文字母吓到了 , 其实它是高盛投资公司两位研究员(Black & Litterman)名字的缩写 。 1992年 , 他们对均值-方差模型进行了优化 , 后来就有了被机构投资者广泛应用的BL模型 。
均值-方差模型用历史平均收益代表预期收益 , 这样做的后果是 , 一旦市场发生较大变动 , 就会严重偏离真实的收益期望 。 因此 , BL模型加入了投资者对市场的看法和预测 , 将“市场历史平均收益”和“投资者对资产未来收益的观点”相融合 , 得出最优的资产配置组合 。

『』想优化自己的策略?看看经典的资产配置是怎么做的?
本文插图

注意的是 , BL模型虽好 , 但在中国难免会水土不服 。 因此 , 国内很多机构对其“中国化”处理 。 比如好买基金的“全球赢+” , 正是将好买全球观点和市场历史平均收益相融合 , 为投资者指定出最佳的资产配置组合 。
2、捐赠模型
提到捐赠模型 , 有人可能想到了美国顶尖大学的捐赠基金 。 没错 , 说的就是该类基金的资产配置 。
捐赠模型在均值-方差模型的基础上拓展了资产类别 , 更加注重另类资产的配置价值 。 以耶鲁捐赠基金为例 , 2018年中报显示 , 主要投资于八大类资产:对冲基金、风险投资(VC)、国外股票、PE(LBO)、房地产、债券和现金、自然资源、国内股票 。 可以看到 , 另类资产占比达到70%以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