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拼多多入局医美生态,十大医美平台的流量我要怎么取舍?


带着观点看商业 。 超级观点 , 来自新商业践行者的前沿观察 。
文 | 特约观察员 王伟男
编辑 | 崔砚冬
「36氪」拼多多入局医美生态,十大医美平台的流量我要怎么取舍?
本文插图

前段时间 , 医美圈一度热门的话题便是“拼多多入局医美生态” 。 提到拼多多 , 大家脑海中会浮现出的可能会是“裂变之神” , 还有其基于微信生态下的海量流量 , 且很多医美老板对拼多多的流量充满了憧憬 。
这篇内容 , 我从拼多多开始 , 给大家冷静客观分析十大医美平台的流量要怎么取舍 , 帮助艰难的医美老板以最快的速选取适合的平台 。
十大平台
新氧、大众点评、小红书、阿里健康下的阿里医美、京东医美、百度、拼多多、抖音/快手、美呗等三方转诊 , 以及以测面部指标为主要裂变方式的序美智能等新营销平台 。
为了便于各位选择 , 我首先对各家平台做一个多维度定位 , 大家直接对照看你适不适合即可 。
各大平台维度
平台生命周期:初始期(流量红利+商家友好) , 成熟期(精准流量+稳定流量价格) , 衰落期(流量涣散);
产品功能的挖掘空间:有多少APP内的非收费功能 , 运营得当就可以获得超额流量;
平台友好度:对于不懂互联网商家的重视程度;
第三方服务商对于各大平台的对接熟练度:越熟练说明平台获取流量机会越大;
机构对于各平台运营人员的成本:学习成本、培养成本、人力成本、机会成本
我会从以上五个方面来为机构负责人及对流量有需要的朋友解决这个事情 。
拼多多:平台的成长期 , 医美版块的婴儿期
目前 , 拼多多在极力利用前期积累的流量为经济下行周期、扶贫版块的产品供应链服务 。 医美会是拼多多的重点布局 , 但此时入场可能不会是拼多多发力的重点 。
作为一家年GMV过万亿的综合性电商平台 , 医美市场的防守大于进攻 。 如果有一天大规模入场时 , 医美下沉市场的基础建设 , 以及医美知识和正品化药品普及 , 会是拼多多最大的必争之地 。
三四线城市医美老板可持续关注下沉市场 。 由于拼多多的低价形象还没有完全占领一二线城市用户心智 , 且一二线消费者对于裂变类运营手法并不感兴趣 , 时间成本过高 , 一二线医美老板可关注 , 但可以不作为重点 。 增长型平台的BD对接会优于成熟型平台 , 同时拼多多站内的各类游戏化营销手法推荐五星级关注学习 。
拼多多这个平台稍微多讲一下 , 它是由综合性的低价商品平台入局 , 在微信生态下崛起 , 而它起量的方法是基于对于人性理解的裂变生态 。 其实医美是一个非常适合运用人性做裂变的品类 , 但是高客单价要设置好裂变中的细节 , 不然很容易做的很廉价 , 这也是现在被很多人诟病的点 。 很多文章在分析拼多多入局时多是在低价方面分析策略 , 其实最应该分析的 , 是拼多多在功能性以及微信流量上对大家未来布局的指引 。
阿里和京东:躺着赚的流量
今天的中国人离不开阿里和京东 , 同样 , 未来的医美也有可能 , 这就是拼多多为什么要放出烟雾弹 。
它们共同特点是有一个综合性的前端流量 , 几天前支付宝全面战略升级 , 从只有支付时才会用到的平台 , 升级成以生活方式为主要战场的APP 。 这里面首先受到威胁的就有美团点评 , 而各位医美老板又从美团点评搞到很多流量 , 如果你会运营流量 , 支付宝马上入场 , 毕竟阿里在这场线下场景数字化攻防战中还是要有一场流量大战的 。
这方面的核心要素是你要跟平台方产生很好的沟通 , 有点像做淘宝要跟店小二有同频的语言 , 还有对基础店铺的装修能力、对平台的规则的理解、对平台的红利和政策能否由于和官方认识而第一时间了解...这决定了 , 在阿里京东大规模入场起量的时候 , 你便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平台流量 , 相当于在平台“捡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