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有些事情我们明知道是不好的,错的,还要去做

人的行为都是利益驱动的,我们做某件事一定是因为它曾经带来过利益,这和这件事是“对”还是“错”并没有直接关系。
对和错称为评价,“评价”这件事也是人的某种行为,也就是说“论断某件事是对的还是错的”这件事本身一定是有利于做出评价的人本身的。
当父母说听话的孩子才是乖(好)孩子的时候,一定是因为孩子乖有益于他们;当一个老板公布优秀(好)员工的准则时,一定是因为这些准则符合他的利益。后者的压力并不大,因为成为老板眼中的坏人最大的危险不过是辞职,而前者就麻烦了。因为父母会在说什么才算好孩子的同时会说我们不喜欢坏孩子。
当孩子面临失去父母宠爱的人生最大危险时,就像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一样会发展出一种心理防御:将父母的评价标准内化。但认同父母的标准就必然面临另一种危险——我们必然成为坏孩子。父母希望小孩子能和自己一起午睡,而很多孩子的体质决定了午睡就像酷刑,是完全睡不着的。因此这睡不着的孩子为了不成为“坏”孩子,需要把自己进行分割,把自己分割成两部分,好孩子和坏孩子。我们可能会发现孩子在做了什么事后骂自己坏,这是每个正常孩子都要经历的人格发展阶段。
那么有没有几乎绝对的、超越了主观意义的好和坏呢,比如宗教层面的好坏标准等。这就是认知能力的问题了。不同的人因为成长环境不同,认知和判断能力不同,能看到的距离也不同。我们只能选择做现阶段认知层面中最佳的选择。至于它是不是符合圣人的标准,是不是在我们有了更多认知之后还是最佳选择,这不在我们考虑范围内。
先见之明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所有已经发生的事都是必然会发生的,因此发现自己选择错误后过度后悔自责都是无意义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扩大知识面、增加自身阅历,尽量让现阶段的选择别错的太多就好。
为什么胸外科的医生抽烟率比骨科医生少?因为他们对吸烟的危害知道的更多,更真切;为什么拖延,因为不拖延的好处并不是直接和巨大的,如果完成某个任务能保证我们第二天就走上人生巅峰,没有人会拖延的。
另外,延迟满足的能力不是天生的,想得到这种能力往往需要在还看不到希望的时候预支努力,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困难的。这和看到自己的“坏”的行为背后的价值一样,同样困难。
■网友的回复
因为这些不好的东西在带给我们困扰和痛苦之前,先带来了安全感和快感。比如你遇到不顺心的事喜欢发脾气摔东西,日积月累它成了一种习惯——某种行为能成为习惯,说明它是安全的,于是当你身处不安全的境况时,就自然而然地要往安全的模式转换。在从不安全往安全转换的过程中,压力和痛苦也被转移、消解和延迟了,精神由紧张低落转向亢奋,主观体验上就获得了一种快感。于是整个情绪线就很清晰了:某事带来的痛苦——不原承受而释放——释放带来的快感——对释放行为的痛苦。这就像被追债时借了高利贷,明知将来更还不了,可现在不去借又难保不被债主砍。大脑说我还能怎么办呢,我也很无奈啊!
■网友的回复
【为啥有些事情我们明知道是不好的,错的,还要去做】 明明知道吃冰激凌会拉肚子,还是忍不住去吃;明明知道喝完酒后会头痛,可还是要喝;明明知道吸烟对身体不好,可还是戒不了;明明知道想起你会很难受,可还是忍不住想起和你的点点滴滴。很多事情结果我们都知道,可还是忍不住去做,因为,有的时候结果并不重要。人活着本来就那么多的束缚,难得可以任性,也许,就做了
■网友的回复
因为当下的快感太直接,太强大,而他所带来的危害来的太慢,且程度不确定。抽烟不会立即死,但抽烟会立即爽。而且不是所有抽烟者都重病。相反,有些事我们明明知道很好,却不去做呢?因为当下的痛苦太直接,而收获太慢且不确定。打游戏 吸毒 刷抖音都是这个道理,这是人性,那我们能不能把工作设计成即时奖励的机制呢?
■网友的回复
出于习惯、感官依赖、熟悉事物带来的安全感……对与错是理性思维,而我们行事更多凭本能而为,改变需要足够的动力,所以多数时候行为与思想会有时差甚至可能背道而驰。正常,没毛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