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官场“刺头”怼太后怼皇帝怼宰相丨访墓记·范仲淹( 二 )


同情老范的同僚梅尧臣 , 写了一篇《灵乌赋》相赠 , 劝他学报喜之鸟 , 不要像乌鸦那样报凶讯 , 而“招唾骂于里闾” 。 类似的劝说 , 范仲淹耳朵早已听出了茧子 , 他立即回了一篇同题文 , 再表心志:“宁鸣而死 , 不默而生” 。
[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官场“刺头”怼太后怼皇帝怼宰相丨访墓记·范仲淹
文章图片

(范仲淹像)
祠中塑范仲淹像 , 像上悬挂“以道自任”的匾额 。 这点出了范仲淹信守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执着 , 而其之所以不惧谏言的底气 , 来自“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般对名利的佛系 。 试想 , 如果心里老打着保全乌纱帽的算盘 , 又怎会不瞻前顾后?
◆文韬武略:边疆有战挺身而出 , 新政改革全力以赴
【碑文:“其所有为 , 必尽其力 , 曰:为之自我者当如是 。 其成与否 , 有不在我者 , 虽圣贤不能必 , 吾岂苟哉?”】
“塞下秋来风景异 , 衡阳雁去无留意 。 四面边声连角起 , 千嶂里 , 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 , 燕然未勒归无计 。 羌管悠悠霜满地 , 人不寐 , 将军白发征夫泪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一词 , 只有戎马生涯才能有如此体会 。 这种边塞词的刚劲风格 , 实际上也为宋词豪放派开了先声 。
[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官场“刺头”怼太后怼皇帝怼宰相丨访墓记·范仲淹
文章图片

(陵园)
康定元年(1040年)前后 , 西夏进犯北宋边境 , 京师朝野震惊 。 打嘴仗时 , 文官们都是左一套右一套 , 可战事面前 , 个个又当了缩头乌龟 。 这时 , 范仲淹又成了众望所归 , 宋仁宗命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 。
范仲淹的军事才能得以大展身手 , “号令明白 , 爱抚士卒” , 战略得当 , 军威大振 。 西夏人感叹其“腹中自有数万兵甲” , 宋仁宗赞曰“若仲淹出援 , 吾无忧矣 。 ”
文能提笔安天下 , 武能上马定乾坤 。 祠门横批上书“文韬武略” , 在实行文官政治的北宋 , 像范仲淹这样的文武双全之士 , 并不多见 。
西方边事稍宁 , 庆历三年(1043) , 觉察到朝政隐忧 , 宋仁宗决定锐意进取 , 他第一个想到的又是范仲淹 , 拜为参知政事 。 范仲淹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 , 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10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 。
[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官场“刺头”怼太后怼皇帝怼宰相丨访墓记·范仲淹
文章图片

(范仲淹墓)
“庆历新政”实施后 , 恩荫减少 , 贵族官僚利益受损 , 便又开始生事阻挠 , 指责范仲淹等是“朋党” 。 人言可畏 , 最终改革仅一年多便被废止 。
边疆有战挺身而出 , 新政改革全力以赴 。 范仲淹做事 , 必定是竭尽其力 。 在他看来 , 成功与否 , 自己决定不了 , 但一定要尽全力去做 。
有这样的硬核干部 , 宋仁宗心底肯定是高兴的 , 尽管也曾无奈再三贬逐过 , 但最终还是为那通神道碑亲篆“褒贤之碑”四字碑额 。 眼下刚开播的古装剧《清平乐》讲述宋仁宗故事 , 就get到了这对君臣不一般的关系 , 戏份不少 。
◆“先忧后乐”:子欲养而亲不待 , 与母亲同园而葬
【碑文:“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 ”】
“先忧后乐”是范仲淹的口头禅 。 范园内 , 不仅神道两旁逐字树立有石碑 , 祠堂正门对联也是这句话 。 祠堂墙壁上镌刻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是其出处 。
[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官场“刺头”怼太后怼皇帝怼宰相丨访墓记·范仲淹
文章图片

(范园)
庆历新政失败后 , 范仲淹出任邓州 。 远离了争斗不断的庙堂谗言 , 见到的是友善淳朴的一方百姓 。 这可能是他官场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