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卫」让爱卫行动嵌入你我生活——来自社区一线的爱国卫生月故事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 题:让爱卫行动嵌入你我生活——来自社区一线的爱国卫生月故事
新华社记者
今年4月是第32个爱国卫生月 ,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 , 主题为“防疫有我 , 爱卫同行”的爱国卫生月正在以各种方式嵌入到社区生活中 。 戴口罩、消杀成为许多居民小区日常生活的“标配” , 分餐制等卫生时尚 , 也正成为餐饮等传统行业复苏的助推器 。
分餐制:文创公筷催生就餐新时尚
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以合餐制为主 , 为不少疾病的传播带来隐患 。 囿于文化、生活习惯等原因 , 分餐制的推行一直十分缓慢 。 以防控疫情为契机 , 全国多地通过推广分餐制等卫生餐饮方式 , 推动良好的饮食卫生时尚的形成 , 也推动了餐饮业的复苏 。
廖秋萍和张成分别来自四川省邛崃市瑞云欣广场的一家西餐厅和咖啡店 , 一个担任运营经理 , 一个担任店长 , 他们认为使用公勺公筷 , 无论是在疫情期间 , 还是疫情过后 , 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举措 。
【「爱卫」让爱卫行动嵌入你我生活——来自社区一线的爱国卫生月故事】“在复工前 , 我们餐厅就提前准备了1000套公勺公筷供顾客使用 。 ”廖秋萍告诉记者 , “当顾客点餐时 , 服务员会主动为客人送上公勺公筷 , 并告知食客使用公勺公筷有益于个人健康 。 ”
为使公众乐于接受公勺公筷 , 邛崃市推出了“文创公筷” , 这些筷子上印有描写邛崃的古诗联对、辞赋佳句 , “长安北望三千里 , 天府南来第一州”“凤兮凤兮归故乡 , 遨游四海求其凰”等 , 这些介绍地方人文地理的佳句 , 让食客觉得使用公筷很有韵味 , 在美的享受中接受了卫生新观念 。
在上海 , 南京东路步行街的新雅酒店目前只有两个楼面营业 , 包括6个包厢在内的近80张桌子都摆上了公筷和特色的公勺 。 该店餐饮总监蔡梦芸告诉记者:“顾客的接受度非常高 , 下一步随着餐厅更多的楼面开放 , 将持续推广公筷公勺 。 ”
据悉 , 今年2月 ,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多个部门联合向市民发出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 , 上海市16个区纷纷响应 。 抽样调查显示 , 92%的市民赞成使用公筷公勺 , 卫生就餐行为得到了普遍认同 。
全社会“动”起来:社区骨干引领 爱卫行动更见效
不仅在餐饮卫生领域 , 而且在与健康卫生相关的各个领域 , 各地都在努力通过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帮助人们进一步形成卫生习惯 , 促进“身边的环境”的清洁 。
“这次抗击疫情让社区群众对于爱国卫生运动的热情更加高涨 。 ”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街道爱卫专职干部周晓静告诉记者 , “全街道和各个居委会都动员起来了 , 志愿者、退休党员、楼组长一马当先 , 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 , 社区骨干的引领使爱卫行动比以前更有成效 。 ”
在北京市大兴区的“西瓜小镇”庞各庄镇 , 东梨园村的村民们以自家院落为中心 , 清扫周围的胡同、街道 , 清理卫生死角 。 在北京市西城区广外街道天宁寺南里社区 , 两名社区工作者形成一组配合 , 一个人骑三轮车 , 另一个人负责喷洒灭蚊蝇药 , 穿梭于老旧小区并不宽阔的巷子中 。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高小俊说 , 北京全市持续深入开展冬春季爱国卫生运动 。 各级爱卫会动员210万人次 , 参与清理各类病媒孳生地28万余处 , 清运垃圾38万余吨 。
良好的卫生习惯常态化:监督不可或缺
“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 我们号召公众要向不文明不健康的生活陋习宣战 , 要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 ”全国爱卫办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贴近公众 , 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 记者从北京市海淀区爱卫办获悉 , 他们正在制作的以第32个爱国卫生月为主题的互动话题内容产品 , 在抖音、快手、新浪微博“海淀创卫”政务媒体号发布 , 以“趣味话题”等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与老百姓见面 , 新媒体传播方式 , 进一步调动了大家参与的积极性 。
推荐阅读
- 【海外留学生】视频 | 关爱海外同胞,祖国一直都是行动派
- 视频 | 关爱海外同胞,祖国一直都是行动派
- 乘车■打造最干净公交乘车环境 青岛公交市南巴士志愿者在行动
- 关爱海外同胞,祖国一直都是行动派
- 推荐▲专家:美国政府早2周行动,国内90%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或可避免
- 专家:美国政府早2周行动 国内90%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或可避免
- 迅速行动■6岁男童走失 青岛高新民警迅速行动帮找回
- 「主打置顶」北京“周末大扫除”老街坊热烈响应,数万名党员干部积极行动
- 【地评线】东湖评论:以行动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 爱国卫生运动■【地评线】东湖评论:以行动参与爱国卫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