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家一定要非常聪明吗?( 二 )


这貌似不合常理 , 但的确 , 最熟悉的问题有时也最能难倒我们 , 而某些我们最了解的现象却远在天边(宇宙) 。 天文学家可以自信地解释亿万光年之外的黑洞怎样撞在一起 , 相反 , 我们对日常生活的理解——比如饮食起居、照顾孩子——却乏善可陈 , “专家”的建议每年都在变 。 一方面 , 我们理解了某些神秘的宇宙现象 , 另一方面却对日常问题不知所措——但这并不矛盾 。 真正挑战我们的是“复杂性” , 而不仅仅是尺度的改变 。 最微小的昆虫 , 其身体构造也比恒星或星系要复杂精细 , 也能揭示更多的奥秘 。
人们通常认为 , 科学家 , 尤其是理论学家 , 年纪大了以后学术水平就不再增长 , 才思慢慢衰竭 。 物理学家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 Pauli)就曾嘲讽过30岁以上的科学家:“才年纪轻轻 , 就寂寂无闻 。 (Still so young, and already so unknown.)”(但愿年岁渐长的科学家们不要那么悲观 。 )尽管确实存在一些大器晚成的例子 , 但极少有人能把最后的工作做成职业巅峰 。 这一点和艺术家不同 。 艺术家在年轻时受其周遭主流文化和风格的影响 , 能够仅是通过内在修炼就可实现自我深化提高 。 而科学家则不同 , 若想一直待在前沿领域 , 就需要持续不断地吸收新的概念、新的技术 。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年老就丧失了创造力 。 约翰·古迪纳夫(John Goodenough) , 锂电池的发明者之一 , 在97岁高龄还坚持工作 , 2019年成为史上年纪最大的诺奖得主 。
「2019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家一定要非常聪明吗?
本文插图

97岁获得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足够好”爷爷约翰·古迪纳夫 。 | 来源: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世上存在着一条魅惑了一些伟大科学家的歧途 , 实则是我们应该回避的 , 那就是不明智地、自信过头地插足其他领域 。 在他们自己看来 , 这条路依然是在“做科学”——他们想要了解世界和宇宙——但他们再也不满足于传统的、细碎的研究:他们好高骛远 , 有时候甚至让崇拜者都觉得尴尬 。
亚瑟·爱丁顿(Arthur Eddington)应该是他那一代人中最重要的天体物理学家 。 晚年时(1930年代) , 他发展出一套“基础理论” , 声称通过精确的数学计算 , 能够确知整个宇宙中的原子数量 。 一次 , 爱丁顿在荷兰做讲座 , 阐述他的理论 , 听众席上一位年轻科学家问他的一位年长同事:物理学家老了想法都会这么离经叛道吗?“不 , ”那位年长一些的同事如是回答 , “爱丁顿这样的天才可能会发疯 , 你这样的只可能越来越蠢 。 ”对非天才的人来说 , 这好歹是个安慰 。
面对别人的工作 , 科学家总是不吝严厉的批评 。 他们纠错的动机比任何人都要强烈 , 因为在这一行 , 只有那些打破共识、做出惊人原创的人才能获得最崇高的敬意 。 但是 , 科学家对自己的工作也应该同样挑剔 。 他们不能过分迷恋自己倾心的理论 , 更不能凭想当然 。 当然 , 大家都知道要做到这一点很难 。 有些人在一个项目上投入了好几年的时间 , 必然会力挺它的重要性 , 如果所有的努力最终化为泡影 , 一定会带来极大的痛苦 。 诱人的理论总是被严峻的现实所击碎 。 只有那些足够牢靠 , 经得起反复检验的理论 , 才会进入大众知识体系——比如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关联、HIV病毒和艾滋病之间的关联 。 伟大的社会学家罗伯特·金·莫顿(Robert Merton)将科学称为“系统的质疑( organized skepticism)” 。
要达成科学上的一致见解 , 道路是曲折的 , 会历经许许多多的死胡同 。 偶尔 , 人们最后发现 , 那个独辟蹊径的人才是正确的——大家乐见其成 , 但这样的案例比我们想象的要少得多 , 甚至比媒体报道的还要少 。 有时 , 新的发现推翻了先前的共识 。 但绝大多数时候 , 科学的进步是超越并拓展了过去的概念 , 而非提出相反的概念 。 例如 , 爱因斯坦并没有“推翻”牛顿 。 他只是超越了牛顿 , 为理解空间、时间和引力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更为广阔和深刻的视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