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融冰( 二 )




“说到这个我都气死了 , 我给外婆买的是新鲜的肉 , 可她舍不得吃 , 一直冻在冰箱里 。 冻肉比新鲜的肉便宜多了 。 ”李飞飞说 。


在江夏区一家Today便利店里面 , 一位独居的小伙子一次买了六袋三人份的热干面、七个菠萝包、一打娃哈哈AD钙奶和各种其他零食 。 另一位穿着睡衣的姑娘买了两大袋食物 , 说明知道吃不完还是要买 , “看到冰箱被塞满就很有安全感 。 ”


3月初 , 李飞飞甚至团到了小龙虾 。 只是小龙虾太脏 , 散发着臭水沟的味道 。 她犹豫再三 , 还是决定刷干净 , 烧一锅香辣虾 , “虾子是武汉人的刚需 。 ”又过了十天 , 李飞飞团来了河鱼和干净的小龙虾 , “有人开始从白沙洲拿货了 。 ”


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农贸集散地 。 疫情期间 , 市场的蔬菜区有三分之二仍然开业 , 对口保障武汉市的生活物资供应 。 虽然集中采购的数量增加 , 有的摊主算了下账也没赚到什么钱:运输成本从二毛一斤涨到一元一斤 , 工人的工资也必须翻倍 。


进入3月下旬 , 随着外地摊主陆续返汉 , 水产和米油调料的商户也逐渐复工了半数 。 这会儿 , 白沙洲市场内的车流量比往日更多 , 多出来是开着小车来给社区搞团购的人 。 市场内仍不允许宰杀行为 , 不能杀鱼不能杀牛蛙 , 大部分水产户改卖小龙虾 , 价格低于往年 。 湖北潜江小龙虾是全国农产品的地理标志 , 池塘里的虾子等了两个月都无人捕捞 , 疫情趋于稳定后 , 潜江开通了28条小龙虾供应专线 , 市长出面推广:请放心食用 。


白沙洲市场内最热闹的还是蔬菜区 , 有本地黄陂区碧油油的红苕尖、江苏大丰半人高的蒜薹、山东安丘肥硕的大葱等等 。 “卖得好 , 进价5块钱一斤 , 12块一斤在这儿卖出去 。 ”一位菜贩子说 。 武汉人不想再吃易于储存的萝卜白菜 , 想要吃丰富的绿叶菜 。


“在家能干什么呢?不就是每天想着吃什么、做什么 。 ”许多武汉人都这样说 。 Today便利店里最缺的是辣条、瓜子和香飘飘奶茶 。 在不同的团购群里 , 酵母和小苏打几度脱销——做包子和面包 , 都足够消耗时间 。


武汉融冰
文章图片

3月30日 , 时隔67天 , 武汉市内多家商场、购物中心当日上午恢复营业 。 顾客凭借“健康绿码” , 现场测温后方可入店购物 图/任勇



藏在外卖订单里的信息

武汉融冰
文章图片


城市变化的信息藏在外送员的外卖订单里 。 最先他们送餐送蔬菜 , 接着餐饮店陆续关门 , 他们只能代购大小超市里的东西 。 3月中旬的某一天 , 几乎每个骑手都突然能接到送餐的订单 。


随着返汉通道的打开 , 饿了么平台上线的餐饮商户从疫情最低谷的5%恢复到了20% , 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汉口 , 两千家饿了么头部商户已经复工了四百家 , 预计到4月15日能复工50% 。


饿了么骑手郭天领每次看到跳出的新单 , 都会不由自主来一句:“我去!×××开门了啊!”3月24日 , 他在两个小时里接到了13个星巴克订单 。 那天 , 被允许在社区内活动的年轻人看到附近的星巴克开始营业外送 , 便站在门口下单外卖:他们并不需要骑手来送 , 只是需要借由外卖平台买到咖啡 。


疫情期间 , 外卖的运行方式有时会退回互联网之前的时代 。 小区封禁后 , 一些曾经的客户留下了郭天领的联系方式 , 打电话请他去超市代买 。 “都是些提升生活质量的东西 。 ”郭天领总结说 。 他代买过940元的东西 , 其中包括菲力牛排、肉眼牛排和T骨牛排 , 也给搬过12瓶葡萄酒和四百块钱特级肋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