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bnb首位华人产品经理:Airbnb的双边市场网络效应之路|阿尔法公社推荐

阿尔法公社
重度帮助创业者的天使投资基金
━━━━━━
今天来和大家分享下Airbnb是怎么经历一系列的过程形成自己的网络效应 , 和基于此建立自己的护城河的 。这是我个人经历比较多的一类公司 , 属于Marketplace交易平台类型的公司 , 也有幸作为它在中国初创团队的一员亲身参与和见证了它的发展 。
『』Airbnb首位华人产品经理:Airbnb的双边市场网络效应之路|阿尔法公社推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要点快览 KEY TAKEAWYSAirbnb属于双边网络效应(two sided network effect) , 这类平台在冷启动的时候也非常艰难 , 要解决鸡生蛋/蛋生鸡问题 , 尤其是平台如何锁定第一批供给;Airbnb这个交易平台的库存类型(inventory type) , 属于典型的非标类库存交易市场(Heterogeneous maketplace) , 它的特点就是产品/服务间差异化大(不同房型 , 不同房东) , 供给增长慢 , 规模化很难 , 也增加了需求端的认知成本;白手起家的创业公司 , 在原始积累的阶段是非常困难的 , 因为资源短缺 , 组织整体能力偏弱 , 这个阶段可能会使用要一些非常规的手段 , 另外一方面一定要善于寻找外部的上升气流 。信任 , 是一个交易平台最核心成交要素 , 和隐形的护城河;双端增长要保持同步性 , 即一端不能比另外一端增长快太多 , 不然这会引发另外一个问题 , 供需失衡 , 反让平台整体的成交率下降 , 因为房东可能接不到订单 , 或者客人定不到房间 。
我们大家都知道Airbnb属于共享经济在住宿领域的鼻祖 , 三位创始人因为生活窘迫 , 从无法负担房租 , 在2007年的旧金山全球设计大会召开期间 , 因为城市里人满为患 , 旅客找不到住所而诞生出来的这个主意 。
我们还是四步来看看Airbnb实现网络效应的过程 , 第一步产品模式的初始价值 , 第二步初始的增长策略 , 第三步持续提升用户的参与度突破临界值 , 第四步形成网络效应 。
『』Airbnb首位华人产品经理:Airbnb的双边市场网络效应之路|阿尔法公社推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Airbnb的网络效应之路
Airbnb很简单 , 是一个住宿的双边市场 。但这个双边市场不简单的是 , airbnb在供给端的创新 , 这种创新本质上是对供给端成本结构的破坏式创新 。创造新供给的公司还有不少 , 比如Uber , 闪送等公司 。
『』Airbnb首位华人产品经理:Airbnb的双边市场网络效应之路|阿尔法公社推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Airbnb最初始的网站
在Airbnb出现之前 , 美国的住宿方式主要集中在两极 , 一极是集中在价格昂贵高端的酒店集团 , 比如洲际 , 喜达屋 , 万豪这些品牌类型的酒店 , 另外一极是很便宜相对低端似于汽车旅馆motel这一类的住宿类型 , 条件差 , 不安全 , 大多都在离城市较远的郊区 。反而刚好缺少的就是中间这一层的供给 , 价格中低 , 条件优良 , 性价比高的这一类住宿产品 。
Airbnb的启动(bootstrap) , 就是针对这一个一直存在的问题 , 并且在供给端创新性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 就是说服别人把他们家多余的房间用来做按天来出租 , 价格仅是正常酒店的30%-80%(虽然以前也有沙发客等住宿的方式 , 但没有像Airbnb这样的成规模获取这么多的非标准类型的供给(房型) 。
另外这种住宿方式还带来了一些有趣的新体验 , 比如可以和房东更进一步的接触 , 可以很好的了解当地的人文 , 风俗 , 习惯等 。同时这也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 , 房东会担心坏人破坏房屋等 , 因为确实发生过一些房客租房后开party , 把房子毁了情况 。
要强调的一点的是 , 便宜实惠 , 高性价比长期以来都是airbnb的核心价值 , 而不是后来Airbnb做品牌宣传给大家看到的树屋 , 城堡 , 船屋等特殊的住宿 , 那些仅是抓眼球的一些噱头 。甚至早期在国内很多觉得Airbnb是一个高端品牌 , 这其实是一个误解 , 因为早期尝鲜者(early adopter)正好属于那些风险偏好度比较高 , 愿意尝新的人 , 往往他们的经济条件不错 , 但他们关注不是便宜 , 而是新体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