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聚焦抗疫一线的“老将”—— 有1%的希望,付100%的努力( 二 )
随着疫情的发展 , 原本500张床位收治轻症患者的隔离病房 , 临时要扩展为800张病床 , 全部收治重症患者 。 在楼层和房间数没有增加的条件下 , 石月欣又面对了一个难题 。 对此 , 她和同事们集思广益 , 挖掘病房的潜力 , 最终在协和医院领导的支持下 , 用原本医护人员更衣淋浴的空间拓展出新的床位 。
当硬件改造完成 , 接诊流程逐步理顺 , 石月欣的工作重点就转移到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上来 。 “脱下来的隔离服已经是污染状态 , 操作步骤稍微有闪失 , 可能导致医护人员被感染 , 甚至整个区域被感染 。 ”从北京医疗队队员到当地医护人员 , 石月欣开始了一遍又一遍的培训:口述、演示、制作视频 。 能想到的办法她都用上了 。 她一次次身穿防护服站在半污染区里 , 迎接一批批医护人员 , 督导他们脱防护服、消毒 , 严格得近乎苛刻 。 “他们都像我的孩子一样 , 我要保证他们都平安回家 。 ”石月欣说 。
丁新民:“我拼了命也会让你活着走出医院!”
在北京市属援鄂医疗队员到达武汉进入隔离病房的第一天 , 刚刚穿上防护服的队员中有一个头顶“有事找我”几个大字的身影格外显眼 , 他就是北京世纪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丁新民 。
到达武汉 , 一天的培训后 , 他主动请缨带领队友首批进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隔离病房 , 接诊确诊患者 。
患者身体被病毒折磨 , 思想上也难免产生恐惧 。 在诊疗期间 , 丁新民细致地向患者讲解病毒传播相关知识 , 并且给患者传递着信心 。 听着讲解 , 抬头望着丁新民额头上的4个字 , 患者对医护人员充满了信任 , 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希望 。
从医30年 , 丁新民不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还有严谨务实的职业习惯 。 面对新冠肺炎这样前所未有的疫情 , 他每天都在关注疫情、搜集相关信息、反复思考预案 。
随着疫情的发展 , 医疗队接诊的危、重症患者在增加 , 每次进入隔离病房 , 要连续工作9个小时 。 从隔离病房下班以后 , 丁新民还会收到数不清的微信汇报病情、请示方案 。 就像30年来从医的每一天一样 , 他对每位患者的氧分压、血白蛋白、呼吸机参数等指标了然于心 , 耐心地回复每一位队友的问题 。 他嘱咐队员们每天晚上十点半必须休息 , 但做不到这一点的恰恰是他自己 。
有一位患者 , 本身病情已经很严重了 , 但心里最牵挂的总是父母 。 当她得知父母已相继去世 , 一下就崩溃了 , 哭着喊着 , 连续好几天不睡觉 , 完全不配合治疗 。
丁新民故作生气地批评了她:“不管如何 , 只要还有1%的希望 , 我就会全力救你 , 你不配合 , 连一点希望都没了 。 我瞒着老人孩子从北京来 , 冒着危险 , 不就是为了救你吗?你也要给我个机会 。 你把命交给我 , 我拼了命也会让你活着走出医院啊!”
这番话起了作用 , 后来的治疗过程逐渐顺利 , 患者出院了 。 丁新民不放心她的状态 , 隔三差五地打电话回访 。 她向丁新民保证:就冲着你们的这份情谊 , 一定会好好活下去!
李素英:“我的工作就是为一线医护人员保驾护航 。 ”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管理专家李素英 , 是国家卫健委紧急派往武汉的10名医院感染管理专家之一 , 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近40年 。
退休多年的李素英本可在家含饴弄孙 , 尽享天伦之乐 。 可是新冠疫情突然而至 , 她毅然告别家人 , 走上前线 。
到武汉汉口医院的第一天 , 李素英就忙到了凌晨3点半 。 医院收治了多少新冠肺炎病人 , 发热门诊的日门诊量是多少 , 有多少需要尽快住院留观的病人 , 医护人员有没有被感染的情况……这些都是需要了解的情况 。
汉口医院是武汉最早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3家定点医院之一 。 在发热门诊 , 李素英看到 , 这里的日门诊量高达1000多人次 , 每天来输液的病人有500多人次 。 由于空间有限 , 输液病人之间间距很小 , 几乎是椅子挨椅子 , 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 这得改 。
推荐阅读
- 「居家令」反
- 海外网■专家:美国政府早两周行动,国内九成死亡病例或可避免
- 「海外网」美国得州宣布逐步重启经济
- 【海外网】世卫组织:无证据表明有新冠病毒抗体就可长期免疫
- 「物资」中国记协联合"绿丝带行动"向塞尔维亚新闻界捐赠抗疫物资
- 「国际社会」国际社会: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携手抗疫
- 医疗■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抵达布基纳法索
- 普拉托:意大利普拉托市占人口1/4的华人社区“零感染”获点赞——“华人社区为我们树立了抗疫典范”
- #海外网#瑞典累计确诊12540例,王妃结束培训将入院协助抗疫
- 海外网■新冠肺炎疫情在美蔓延,全美各地超1.6万囚犯获准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