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浙江衢州:“烂柯人”如何改变千年习俗
浙江衢州:“烂柯人”如何改变千年习俗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有一个“烂柯人”的典故:“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 。既归,无复时人 。”
信安郡石室山,就是浙江省衢州市的烂柯山 。“烂柯人”王质遇仙的故事,常常被世人形容沧桑巨变 。
烂柯山下,在衢州市柯城区花园街道,有个近千年的村落——上洋村 。该村延续了一个千年习俗:亲朋共餐共食,筷来箸往,亲密无间 。
3月22日,在全国千千万万个乡村中,上洋村第一个让公筷公勺走进了《村规民约》 。
1、《村规民约》 破例增补什么
1992年,为化解分田到户的矛盾,上洋村结合实际,制定了本村首个《村规民约》,28年来,全体村民共同参与村级治理,形成村务公开、透明的治理模式 。
作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上洋村在村级换届之后,按照惯例每三年才修改完善《村规民约》一次 。今年3月中旬,村两委破例提出要在《村规民约》中商讨是否增补使用公筷公勺 。消息传开,全村关注 。街道和村委会广为宣传: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实行共餐制的国家之一,而共餐是疾病传播的重要根源 。
2018年9月,衢州市一位在家里坚持近20年用公筷公勺的90岁老人给衢州市委、市政府写信,倡议使用公筷公勺,此信引起市委书记徐文光的高度重视 。其时,衢州正在制订市民公约《衢州有礼20条》,其中第九条“桌餐不翻菜,提倡用公筷”,恰与老人的建议一致 。衢州因势利导,在全市推行使用公筷公勺“进机关食堂、进包厢餐桌、进校园课堂、进社区家庭、进法规公约”等活动 。
两年来,衢州市餐饮服务单位已经全面执行公筷公勺 。但是,在千年习俗面前,尤其是在农村,公筷公勺的习惯并没有培养起来 。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3月21日上午,花园街道干部、村两委、村民代表和生产队长20人,齐聚上洋村村委会议室,就准备启动《村规民约》增补使用公筷公勺进行讨论 。村党支部书记黄岳华抛出议题,立即引起了热烈的争论 。
开始,有人仍不以为然:共餐共食、箸来筷往,图的是热闹,也向来是朋友间表达亲密的方式 。使用公筷公勺不是显得既矫情又生分了吗?是否小题大做了?
“一家人住一个屋檐下,生病了要传染,靠公筷也防不住啊!况且吃个饭就几分钟,筷子换来换去太麻烦了 。”也有人说,跟公婆一起住,老人爱用自己的筷子给小辈夹菜 。虽然也曾经提议用公筷,没想到遭到老人强烈反对,差点引发家庭矛盾 。
有人顾虑,倘若写进了《村规民约》,就要确保真正实施 。但真的要实施,谈何容易?如果形同虚设,就会影响《村规民约》的权威性、严肃性 。
2、公筷为何难落地
上洋村的现状和争论充满共性 。
新冠肺炎疫情再一次引发了全社会对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大讨论 。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首都文明办主任滕盛萍说:“我们有必要开展一次餐桌上的革命,舌尖上的文明,那就是公筷公勺行动 。”
【『使用』浙江衢州:“烂柯人”如何改变千年习俗】其实,比起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并不会少了餐桌情谊,大家还是一桌吃饭,一起分享美食,只不过多了一道盛饭的工序而已 。那么,推行公筷公勺为什么难落地?究竟难在哪里?
专家分析,首先是难过人情关 。围桌共食、相互夹菜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饮食习惯,它能一下子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一直以来,没有人认为使用公筷是一种文明的行为,反而认为使用公筷显得生分,让人感觉感情冷淡 。即使外面餐馆提供公筷,不少人也觉得两双筷子换来换去很麻烦 。
其次,公众健康意识不足 。从卫生学的角度来看,共餐食物会传播疾病,但很多人没分餐意识,分餐或使用公筷反而显得“另类” 。
最后,“好了伤疤忘了疼” 。非典时期,不少地方都曾经出台过关于推进分餐制的指导政策,大家积极响应 。但随着疫情过去,由于条例缺乏强制性和实施细则,很多规定和倡议最后不了了之 。
推荐阅读
- 以色列生产可重复使用的高密度棉口罩,可适用于儿童和蓄须者
- 【】浙江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为西班牙输入
- 强对流天气预警 湖南浙江等5省区有8至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
- 「防护服」资源告急!英国拟要求医护重复使用防护服
- 浙江初中、小学和幼儿园7月初放假 初三高三周末可补一天课
- 浙江外卖小哥和人吵到派出所,最后突然哭了:这是我打工最幸福的一天
- 浙江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在7月初放假,秋季学期按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安排
- 浙江昨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 为西班牙输入
- 盒马总部落户上海浦东 产业基地预计2022年投入使用
- 浙江舟山定海突发山火 过火面积2500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