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华商太难了”事件背后的自媒体营销号乱象:“什么事情都可以蹭热点”


『南方周末』“华商太难了”事件背后的自媒体营销号乱象:“什么事情都可以蹭热点”
本文插图

(IC photo/图)
除了内容高度格式化以外 , 以“华商太难了”为代表的营销号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单篇阅读量可能很高 , 但后台粉丝并不多 , 平均阅读量并不稳定 。 “用户点进去会发现文章非常低智 , 没有人格化的特征 , 文章就像机器写出来的 , 粉丝留存非常低 。 ”
“‘在印尼 , 我也躺枪被隔离了 。 ’2月22日 , 在印尼做服装生意的中国商人大壮告诉我们 。 ”
【『南方周末』“华商太难了”事件背后的自媒体营销号乱象:“什么事情都可以蹭热点”】发表于微信公众号“掌上印尼”上的文章《疫情之下的印尼:店铺关门歇业 , 华人有家难回 , 印尼华商太难了!!》讲述了疫情期间三个印尼华商经历的故事:大壮在家自我隔离 , 小亚的旅行泡汤 , 爱玛的货源断掉、还受到了当地人的歧视 。
文章的最后 , 爱玛十分阳光地表示:“世界是一个整体 。 ”
几乎一模一样的标题 , 很快出现在“奋斗在乌克兰”“掌上柬埔寨”“阿根廷微同城”等几十个海外华人公众号的文章里 , 除了地点、人名、职业等细节稍稍改动外 , 主要故事情节并无多大变化 。
注册地在福建省福清市的三家公司——时代创想传媒、海外同城人人帮、天天快帮——共同制造了朋友圈的“华商太难”传播事件——三家公司的实际控制者薛育明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 , 为了在疫情期间“涨粉” , 与公司员工炮制了系列文章 。
后据薛育明妻子郭红的哥哥郭仕强介绍 , 福清是华侨之乡 , 文章最开始借助一些华侨微信群传播 。
山东某“***村”的创始人李传帅告诉****采访人员 , ***行业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做同样的事情 。 李传帅曾开设***培训班 , 村子里的人加入他的工作室批量生产爆款文章 。
李传帅分析此次事件中高度相似的“三段式”标题:“第一段是悬疑 , 第二段是解答 , 第三段是激发 。 这种标题会让人气愤 , 引爆你内心某个点 , 很多爱国的人感觉很痛快 , 那么便会转发 , 流量自然也就来了” 。
据天眼查的个人简介信息 , 薛育明做过平台编辑、项目运营策划和互联网产品经理 , 自称在“海外业务扩展有丰富的经验 , 曾运营俄罗斯华人***并把将其成功打造成俄罗斯华人***平台第一品牌” 。 ****采访人员多次电联薛育明 , 但他的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
***生产者伍奇告诉****采访人员 , 原创公众号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人设和IP , 但像“华商太难了”这样的营销号 , 更像一个机器 , 通过大量堆砌垃圾文章 , 用工业流水线的方式攫取流量 , “做原创的成本非常高 , 他们没有那样的耐心 , 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抄袭和洗稿 , 批量分发内容” 。
投资行业从业者冯文哲之前投过***项目 , 后来决定全部撤出 , 原因之一便是***行业存在严重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越失真、越夸张的内容 , 往往流量越大 。
“流量套现的逻辑很简单 , 你想要高流量 , 就要向反智的方向去靠 。 ”冯文哲无奈地表示 , “说句不好听的 , 靠个人输出有价值内容的商业逻辑是小众的 , 没有资本价值 , 但是工业生产的营销号有资本价值 , 因为它们可以复制和增值 , 不依赖于某一个人、某一个体系 , 所以在竞争中更占优势 。 ”
“文章就像机器写出来的”
***从业者冷航告诉****采访人员 , 薛育明进入***营销号的路径非常容易复制 。
未入行前 , 冷航曾在深圳参观过朋友的营销号公司 。 在一间租来的写字楼办公室里 , 几十个员工相隔很近 , 不停敲击着电脑 , 他们在这里只有一个统一的身份——小编 , 工资在3000-5000元不等 。
公司有一套成熟的方法论——标题怎么来?如何写得更粗暴一些?读者喜欢什么样的内容?公司在全网有各种类型的账号 , 甚至有海外账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