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讲历史」“名登二纪余”的进士范仲淹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春 , 范仲淹通过科举考试 , 中榜成为进士 , 第一次看见年近五旬的真宗皇帝 , 后来还荣赴了御赐的宴席 。

「平凡人讲历史」“名登二纪余”的进士范仲淹
本文插图

二月的汴京春花满目 , 进士们骑着骏马 , 在鼓乐声中游街 , 他想到自己的年纪 , 比起旁边的滕宗谅等人 , 显得大了许多 , 就吟道:
“长白一寒儒 , 名登二纪余 。 ”
【「平凡人讲历史」“名登二纪余”的进士范仲淹】天圣二年(1024年)秋 , 兴化县令范仲淹开始治堰工程 , 但没过多久 , 遇上了一场大海潮 , 死伤了一百多民工 。
有人说这是天意 , 主张彻底停工 , 而范仲淹依然坚持 。 大风卷着浪涛冲到他腿上 , 官兵们都吓得直喊娘 , 范仲淹却很淡定 , 他身旁的同年好友滕宗谅 , 也正淡定地评论着一段屹立的堤堰 。 大家发现他两人泰然自若 , 情绪也安稳下来 。
江苏省兴化有范公祠 , 当年朝廷调范仲淹作兴化县令 , 全面负责治堰 。 经过范仲淹等人的不懈坚持 , 绵延数百里的结实长堤 , 便横亘在黄海滩头 。
盐场和农田的生产 , 从此有了保障 。 往年受灾流亡的数千民户 , 也扶老携幼 , 返回家园 。 人们感激范仲淹的功绩 , 把海堰叫作“范公堤” 。 兴化县不少灾民 , 竟跟着他姓了范 。
其实 , 范仲淹是个好老师 。

「平凡人讲历史」“名登二纪余”的进士范仲淹
本文插图

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 , 范仲淹在南京(现在的河南商丘)给母亲服丧的时候 , 主持应天府学的教务 。
为了便于工作 , 范仲淹搬到学校去住 。 他制定了一套作息时刻表 , 按时训导诸生读书 , 夜里还经常到宿舍检查和责罚那些偷闲嗜唾的人 。 他给学生命题作赋 , 会先自己作一篇 , 以掌握试题难度 , 以及着笔重点 , 使诸生迅速提高写作水平 。
范仲淹在应天书院工作的时候 , 来访的人很多 。
一次 , 有位游学的孙秀才前来拜谒 , 范仲淹送了他一千文钱 。 过了一年 , 孙秀才又来了 , 范仲淹一边给钱 , 一边问他为何不静心读书 。 孙秀才悲伤地说:
“家有老母 , 难以赡养;每天有一百文的固定收入 , 也够用啊!”
范仲淹给他找了份工作 , 月薪三千文 。 孙秀才很感动 , 从此跟着范仲淹攻读《春秋》 。
十年之后 , 朝野上下传诵有位德高望重的学者 , 在泰山广聚收徒 , 教授《春秋》 , 姓孙名复 。 就连山东著名的徂徕先生石介 , 也求教于他 。 这位学者 , 便是当年那位孙秀才 。

「平凡人讲历史」“名登二纪余”的进士范仲淹
本文插图

范仲淹感慨地说:
“贫困实在是一种可怕的灾难 。 倘若孙复一直乞讨到老 , 这杰出的人才岂不湮没沉沦 。 ”
天圣六年(1028年) , 范仲淹经过晏殊的推荐 , 做秘阁校理的时候 , 牛性子大发 , 大胆上书批判太后的行为不遵礼法 。
晏殊大为恐慌 , 责备他:
“你不怕连累我吗?”
范仲淹素来敬重晏殊 , 这次却寸步不让 , 沉着脸顶嘴:
“我正为受了您的荐举 , 才常怕不能尽职 , 让您替我难堪 , 不料今天因正直的议论而获罪于您 。 ”
一席话说得晏殊脸红脖子粗 。
范仲淹荣升秘阁校理的时候 , 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 。
秘阁校理之职 , 实际上属于皇上的文学待从 。 秘阁设在京师宫城的崇文殿中 , 在此 , 不但可以经常见到皇帝 , 而且能够耳闻不少朝廷机密 。 对一般宋代官僚来说 , 在秘阁任职是条难得的腾达捷径 。

「平凡人讲历史」“名登二纪余”的进士范仲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