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故宫地面突然出现裂缝,六百年前秘密被揭开( 二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 。 古建筑群、院藏文物和专家学者的智力资源 , 是故宫博物院独具特色的资源 。 怎样让这些资源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故宫给出的答案中 , 排在第一位的是“公众” 。 再珍稀的文物 , 也是为人而保存;再高深的学问 , 也是为人而研究 。 “要让文物说话 , 让历史说话 , 让文化说话” , 其最终的落脚点 , 都是千千万万今人与后人 。
正是抱持着这样的目的 , 故宫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年轻一代 。 从“故宫萌物”系列文创产品 , 到人见人爱的“故宫猫保安” , 再到各种令人忍俊不禁的《上新了·故宫》 , 紧扣年轻人的笑点泪点兴趣点 , 故宫告别了正襟危坐的形象 , 在撩拨时代心弦的过程中一点点走近年轻人 , 血脉筋骨也为之舒活 。
文章图片
“年轻人喜欢什么 , 我们就给他们献上什么” , 故宫负责人这样分享“故宫正青春”的理念 。 但服务年轻人 , 绝不只是“老爷爷卖萌” 。 更深入研究他们的特点和需求 ,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社交互动功能 , 吸引青年一代参与到内容产业的生产中来 , 文博、文创事业才有了新的源头活水 。 前面谈到的动漫作品《故宫回声》就是这诸多尝试中的一种 , 它通过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开展动漫创新大赛 , 面向年轻网民征集创意 , 把最具青年人特色的智慧纳入创作 。 这种模式更加符合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特征 , 其传播效果自然也就事半功倍 。
年龄的“跨界”填平文化的代沟 , 更多的跨界催生无数意外的惊喜 。 正在打造中的“数字故宫” , 不仅注重博物馆与社会的融合 , 也把多学科的跨界融合、传统技艺和现代科技的跨界融合当作追求 , 塑造博物馆的新形态 。 一旦这些“完美碰撞”擦出火花 , 故宫就“活”了起来、“火”了起来 , 产生1+1远大于2的效果 。 许多人欣然看到 , 这种“故宫模式”近年来已经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国内文博机构 , 甚至在年轻一代中引发了报考故宫博物院以及大专院校文博专业的热潮……
明年 , 故宫将迎来自己的600岁生日 。 “把一个壮美的故宫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 是故宫孜孜以求的目标 。 我们“交给下一个600年”的是一堆冰冷的文物 , 还是一个涌动着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存在?对于所有从事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人来说 , 这是值得思考的重大问题 。
故宫的尝试给出了一个答案:作为一个“古物” , 它实际上已经赢得了这个时代的热情接纳 。 然而600岁的故宫 , 既不是中华大地上最古老的宝藏 , 也绝不会是推陈出新者中的最后一个 。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 它所开启的一系列探索 , 将迎来更多跟进者和赶超者 。
推荐阅读
- [丁龙]一位重要伟人突然人间蒸发,国家寻找了100年,至今下落成谜!
- 熊向晖@林彪阴谋为何突然被识破?主席动用最狠绝招
- #华国锋#华国锋突然当选国家一把手,邓公撂下8个字
- 「」诡异!故宫里的这幅鬼画已有800年历史,至今无人能解其中含义
- 『故宫』1959年,这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从此故宫下午5点必须关门
- 「江青」江青受审做最后陈述突然曝出一句,震动全场
- 『德军』300士兵围观炸弹小车 600千克炸药突然引爆 120人没了踪影
- 珍妃@故宫井口那么小,珍妃是如何被投进去的?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 #故宫#揭秘:慈宁宫不开放的秘密,难道真的是有异象?
- 「老子」历史上突然消失的四个人,至今去向成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