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大跃进中国曾欲造世界最强战机为何遭失败?( 十 )


#东风#大跃进中国曾欲造世界最强战机为何遭失败?
文章图片

在“反右倾”时的检查中 , 徐舜寿仍然坚持认为:“搞设计必须有科学程序 , 先后衔接 , 逐次接近” 。 他的这些观点都已被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
东风113 , 其失败是必然的 , 设计的最大速度M2.5比苏联1963年投入研制的“米格”-23的M2.3还要高 , 而中国当时的工业基础还很薄弱 , 航空科研刚刚起步 , 缺乏必要的技术储备 , 特别是该机研制要突破“热障” , 涉及气动力热、热应力的理论问题、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 , 以及发动机的高空模拟试车条件等 , 国内都还没有解决 。 耐高温器材的提供也困难重重 , 比如该机飞行中 , 座舱盖外表面的温度将达190摄氏度 , 而舱内温度只有20摄氏度 , 究竟用何种材料制造舱盖 , 当时承担研制任务的国家建工部布置了16个单位进行研究 , 历时一年多 , 连方向也没有找到 。 这表明中国研制“双二五”战机的物质、技术等条件都还不具备 。 即使在40多年后的今天 , 中国航空工业独立研制“双二五”战机也绝非易事 。
中国航空工业在60年代初重整旗鼓 , 系统地建立一整套航空科研机构 , 从技术基础工作抓起 , 老老实实地“摸透”歼-7 , 从而在1964年开始设计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 , 才从东风107、113双双夭折的阴影中逐步走出来 。
东风113的幽灵徘徊 , 歼-9重蹈复辙
当号称世界首架“双二五“的东风113在“大跃进”中隆重出台时 , 曾振奋过多少人的心?在那个年代 , 不少热血沸腾的人 , 包括敢想敢干的年轻人 , 颇有建树的大学教授或学者 , 享誉世界的科学家 , 空军高级将领或国防科委领导人 , 甚至德高望重的元帅或中共中央领导人 , 从上到下 , 从下到上 , 几乎无一例外地相信:中国人终将很快实现“超英跨美”的梦!
然而梦想依旧是梦想 , 现实铁面无情粉碎了梦想 , 此事已尘封为历史 。 回顾历史的目的与意义是:鉴往知来 。 “鉴往”者 , 从往事中总结经验教训也 。 谁能说 , 东风113的幽灵就不能再现了呢?
自东风113停研后9年 , 即1970年 , 某空军领导人在审查歼-9研制方案时嫌飞机性能低 。 当时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中 , 空军当时又主管航空工业部和航空研究院 , 设计人员不得不按领导意图修改设计指标 , 东风113一度在歼-9上“借尸还魂” , 但折腾到1978年 , 歼-9不得不像当年东风113一样停止研制 。 在科学问题上 , 不听取不同意见 , 而以主观愿望强制实施长官意志 , 肯定要跌跤的 。
#东风#大跃进中国曾欲造世界最强战机为何遭失败?
文章图片

“知来”者 , 今后怎么办?东风113事件已过去了40多年 。 我们要从事件汲取宝贵教训 , 使今后不再重犯类似的错误 。
我国至今在歼击机水平上与世界最先进国家水平差了一代 。 但是我们不需要东风113式的梦想 , 而要脚踏实地 , 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攻关、去创新、去追赶 。 一言以蔽之 , 在研制高新武器装备上 , 我们尤其需要科学发展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