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琳说历史」朱元璋从军之初仅为活命,发现所谓起义首领的成色后才起争雄之心
本文插图
明太祖朱元璋 , 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苦的皇帝之一 。 从小放牛 , 稍大一点赶上饥荒和瘟疫 , 全家几乎死绝 。 为了混饭吃去当和尚 , 连香烛纸钱都是邻居老大娘施舍的 。 刚当了1个月小沙弥 , 就被赶出去游历化缘 , 如同乞丐一般转悠了3省11州 , 吃尽了苦头 。
本文插图
在这种背景之下 , 因为皇觉寺被乱兵所焚 , 化为一片废墟 , 无家可归的朱元璋最终加入了起义军的行列 。 如同其他响应起义的贫民一样 , 此时的朱元璋是不可能怀有什么济世安民之志的 , 充其量也不过是为了追求乡下人眼中所谓的荣华富贵 。
就像朱元璋在回忆往事时所说:“予当其时 , 不能自宁于乡里 , 岂有意于天下乎”?以及“罔知王业之事何如 , 不过苟全性命而已”等等 , 毫不掩饰自己当初“欲图自全”这一卑微而简单的投军意图 。
朱元璋天资颖悟 , 投军之后 , 他的才干逐渐展露 , 受到上峰郭子兴的赏识 , 人生际遇开始发生转变 , 郭子兴招其为义婿 , 并逐渐委以重任 。 从人性角度分析 , 此间 , 朱元璋的思想境界应当有所提升 , 但最多也不过只是希望能够在乱世之中拉起一支听命于自己的队伍 , 以求不受制于人而已 。
不久 , 郭子兴死去 , 朱元璋逐渐掌握了这支起义队伍的领导权 , 并在东征西讨中使它日渐强大 。 这个时候 , 他的思想高度仍旧不过是停留在设法使自己连同这支队伍于乱世中生存下去的层次上 , 还远未达到“济世安民”的高尚境界 。
不过 , 朱元璋在通过同郭子兴、孙德崖、彭大、赵均用等起义军首领打交道的过程中 , 敏感地洞察出这些传说中的所谓豪杰实质上究竟是些什么货色 。 与之比较 , 他明显感觉到了自己身上所蕴藏的那种英雄潜质 。 因而在这个时期 , 朱元璋最大的思想转变是自信心的提升 。
本文插图
真正令朱元璋在思想境界上产生质的飞跃的因素 , 是一些儒生谋士的陆续加盟 。 至正十三年(1353年) , 朱元璋兵略定远县 , 李善长前来投靠 , 称朱元璋与汉高祖刘邦同故里 , 而濠州距沛县不远 , “山川王气 , 公当受之” , 建议他效仿刘邦“五载成帝业”的作为 , 以定天下 。
另一位前来归附的定远人冯国用 , 则向朱元璋分析天下形势 , 称金陵“龙盘虎踞” , 乃“帝王之都” , 建议他攻取金陵作为根据地 , 然后四下征伐 , 平定天下……儒生谋士们不厌其烦的鼓噪和灌输 , 令年方20多岁的朱元璋热血沸腾 , 开始萌生君临天下的欲望 。
本文插图
至正十六年(1356年)三月 , 朱元璋攻下了“帝王之都”金陵 , 他心中由此开始激荡起一种舍我其谁的豪情 , 认为是天意使然 。 因为此前 , 无论是渡江 , 还是攻城 , 都十分顺利 , 犹如有神相助 。 因此 , 朱元璋下令将金陵改名为“应天” , 取“顺应天命”之意 。
此后不久与陈友谅的决战让朱元璋更加认定自己是天命所谓 。 当时 , 割据长江中游的陈友谅自恃实力雄厚 , 数次发动对朱元璋的战争 。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夏天 , 双方鄱阳湖大战展开决战 , 陈友谅以60万大军对付朱元璋的20万大军 。
实力稍弱的朱元璋打算火攻陈友谅 , 却苦于没有东北风 , 正焦虑时 , 东北风忽起 , 陈友谅的连锁战船被烧掉大半 , 部队损失惨重 , 连陈友谅本人也被流矢射死 。 这起诡异事件不仅帮助朱元璋扫除了最大的威胁 , 也对当时的人们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影响 。
推荐阅读
- 「搜狐新闻」历史的细节,崇祯皇帝下的这个决定,最终使得明王朝走向了灭亡
- 『历史』文学大家苏轼善心“退房”
- #历史大爆炸了#黄埔往事:他是顶替老蒋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唯一一人,后加入我军
- 【小天说历史】此人乃东吴最后名将,凭己之谋退魏晋强兵,其一世风采不可不领略
- 孤寡老人讲历史:己巳之变时,袁崇焕不去救崇祯,而是率部去攻打沈阳,是否可行?
- [历史神秘事]原创 姜维明明学会了八卦阵,却为何很少用呢?和蜀汉国力密切相关
- 「历史神秘事」此人堪称吴国砥柱,曾战夷陵守石亭最终却忧愤而亡,你知道他吗?
- 「历史神秘事」原创 姜维得到了诸葛亮真传,为什么还斗不过邓艾?廖化说出了原因!
- 「历史神秘事」原创 武则天建立了大周王朝,为何最终还是把江山还给李家?原因很简单
- [小天说历史]被人嫌弃的诸侯:最有可能终结东汉的枭雄,却因1失误成就了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