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洲』《自然》一周论文导读丨人类细胞体节时钟的体外特征
唐一尘 科学网 今天
翻译 | 唐一尘
Nature, 2 April 2020, Volume 580 Issue 7801
《自然》2020年4月2日 , 第580卷 , 7801期
本文插图
南极研究
Antarctic Studies
Temperate rainforests near the South Pole during peak Cretaceous warmth
在白垩纪最温暖期 , 南极附近有雨林
▲ 作者:Johann P. Klages、Ulrich Salzmann、the Science Team of Expedition PS104 , et al.
▲ 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148-5
▲ 摘要
白垩纪中期是过去1.4亿年里最热的一段时间之一 , 这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约为百万分之一千(1000ppm)的缘故 。 由于几乎没有来自南极圈南部的近端地质记录 , 极地冰是否能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存在是有争议的 。
在这里 , 研究人员分析了从南极西部大陆架获得的沉积层序——迄今为止报告的最南端白垩纪记录——并表明 , 在土伦阶—桑托阶(9200万至8300万年前) , 一个稳健的低地雨林环境存在于大约82°S的古纬度 。
该记录包含了一个完整的3米长的原位化石根网络 , 它嵌在包含各种花粉和孢子的泥岩基质中 。 气候模型模拟表明 , 在高纬度出现这种温带气候 , 需要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为每百万体积1120~1680 ppm , 以及植被和地表没有被南极冰川覆盖 。
▲ Abstract
The mid-Cretaceous period was one of the warmest intervals of the past 140 million years, driven by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levels of around 1,000 parts per million by volume. In the near absence of proximal geological records from south of the Antarctic Circle, it is disputed whether polar ice could exist under such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Here we use a sedimentary sequence recovered from the West Antarctic shelf—the southernmost Cretaceous record reported so far—and show that a temperate lowland rainforest environment existed at a palaeolatitude of about 82° S during the Turonian–Santonian age (92 to 83 million years ago). This record contains an intact 3-metre-long network of in situ fossil roots embedded in a mudstone matrix containing diverse pollen and spores. A climate model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reconstructed temperate climate at this high latitude requires a combination of both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s of 1,120–1,680 parts per million by volume and a vegetated land surface without major Antarctic glaciation,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t cooling effect exerted by ice albedo under high levels of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Tracking of marine predators to protect Southern Ocean ecosystems
追踪海洋捕食者以保护南部海洋生态系统
▲ 作者:Mark A. Hindell、Ryan R. Reisinger、Ben Raymond , et al.
▲ 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126-y
▲ 摘要
地球南部海洋生态系统正受到资源开发和气候变化的压力 。 减缓这些影响需要确定和保护具有生态意义的地区(AES) , 这些地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洋盆范围内确定 。
在这里 , 通过对海洋捕食者的整体水平跟踪 , 研究人员确定了这一全球重要地区的AES , 并评估了当前的威胁和保护水平 。
通过对17种鸟类和哺乳动物的4000多个足迹的整合 , 科学家发现了大西洋和印度洋亚南极岛屿周围 , 以及南极大陆架上的AES 。 研究人员指出 , 捕鱼压力不成比例地集中在AES内部 , 并预计下个世纪的气候变化将给这些地区带来压力 , 特别是南极大陆周围 。
推荐阅读
- 『南极洲』近一半的沙滩或消失?海洋保护刻不容缓 | 新知
- 「斯坦福大学」科技|AI造福人类 斯坦福“智能马桶”登上《自然》子刊
- []Alexa 更新语音风格,长句式朗读听感更加自然,试听一下吧
- 「」iPhone 11 Pro上手一周亲测,优缺点实话实讲
- 澎湃新闻:《自然》同期发 “套路一样”两论文:让量子计算更热更廉价
- 中国IT业界资讯■斯坦福智能马桶登自然子刊,中国公司却早已落地实现
- 人像■别被美颜“冲昏了头”,人像拍照,真实自然才是美
- 「光明科普」《自然》罕见同期发两篇“相似”量子成果
- 「」北极上空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大的空洞,很幸运,这只是大自然的玩笑
- 科学@为让学生既懂自然又懂社会 这所高校开设“新式”地理科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