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河南■郑州民警张培楠:父亲牺牲了,但我继承了他的衣钵


【掌中河南■郑州民警张培楠:父亲牺牲了,但我继承了他的衣钵】编者按:
张联谊 , 男 , 汉族 , 1956年9月出生 , 1981年3月参加公安工作,中共党员 , 大专学历 , 三级警督警衔 , 生前系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公安局看守所民警 。
2015年12月10日15时05分 , 张联谊同志在“上合会议”安保工作期间 , 顾全大局 , 忠于职守 , 连续工作 , 劳累过度 , 在值班期间突发疾病 , 因大量吐血导至昏迷后被送往医院抢救 , 经全力抢救无效 , 张联谊同志不幸因公牺牲 。
本文作者系张联谊之子、郑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张培楠 。
清明期间 , 我和母亲从郑州驱车回老家上蔡县 , 准备给父亲祭扫 , 从进入乡边界的那一刻开始 , 母亲便愈发的沉默了 , 我知道她在想什么 , 我不敢也不忍打扰到她 。
那一刻 , 这时她和父亲独处的时间 。
父亲因公牺牲已经1555天了 , 这一千多天里 , 我来不及过多的缅怀 , 我必须行色匆匆 , 勇敢且坚强 , 每当我停下脚步 , 回想过去和父亲一起生活过的岁月 , 从父亲的音容笑貌里 , 越来越感到 “父亲”一词的重量 。
我还上小学时 , 我们就住在上蔡县县城南看守所的家属院里 , 住的地方和父亲工作的地方就隔着一道墙 , 父亲在审讯犯罪嫌疑人的时候 , 我经常会听到他威严的声音 , 有时我也会跑着去偷看 , 那时我觉得坐在审讯桌后面的父亲很威风 , 我和小伙伴会经常模仿大人们审讯的场景 , 我们争相扮演警察 , 都不愿意扮演坏人 , 或许那时候正义的种子就已经在我们的心里种下了 , 我长大后的职业也被宿命化了 。

掌中河南■郑州民警张培楠:父亲牺牲了,但我继承了他的衣钵
本文插图

幸福的一家人
多年后 , 入警面试官向我提问 , “为什么选择警察这个职业?”“我从小就想当警察” , 这个毫无新意却又遵从内心的回答就脱口而出 。
当年高考填报志愿 , 对前途的遥不可知和命运转折的沉重感 , 让我既迷茫又忐忑 。 父亲对我提议:考虑一下公安院校 , 父亲告诉我 , 警察是一种雄性激素膨胀的职业 , 是一种存在感和满足感饱满的职业 , 从小的耳濡目染和青春期爆棚的英雄主义情怀 , 驱使着我走进了警校 , 毕业后也考取了警察 , 继承了父亲的衣钵 。
在郑州公安工作了五六年 , 我有了深爱的妻子和可爱的儿子 , 便把母亲接来郑州 , 方便尽孝的同时也让她享享天伦 , 生活的计划中 , 我已经做好了父亲退休后来郑州安享晚年的准备 。 由于常年的疾病和一人在家 , 无人照顾 , 为此 , 我和妻子多次返回老家劝说父亲 , 他总是说现在还没有退休 , 能干一天是一天 , 还能为你们多攒点积蓄 。 按照国家的规定 , 父亲的情况只要申请 , 就可以病退 , 但无论如何劝说 , 父亲终究不肯 , 我明白警察的职业烙印已经铸进了他的骨血里 。
由于我和妻子都是警察 , 儿子年幼 , 母亲在郑州帮我们照顾孩子 , 父亲几乎终年独自一人在上蔡 , 直至牺牲在工作岗位上 。 直至今天 , 我一直觉得 , 父亲的离世 , 是我的自私和粗心一手造成的 , 这种悔痛将伴随我的一生 , 唯有加倍的孝顺母亲 , 我才能救赎自己 。

掌中河南■郑州民警张培楠:父亲牺牲了,但我继承了他的衣钵
本文插图

病倒的张联谊牵动众人心
父亲的离世 , 对母亲打击很大 , 我从不敢在母亲面前提及父亲或者缅怀父亲 , 2017年10月开始 , 母亲精神每况愈下 , 后经确诊为抑郁 。 我知道 , 母亲还没有走出父亲离世的悲痛 , 我更加不敢提及父亲 , 对待母亲的态度也愈发谨小慎微 , 对母亲的举止也时刻关注 , 自母亲患病起 , 就没再让母亲参与到父亲的祭奠活动中去 。 去年秋天 , 母亲病症减轻 , 慢慢痊愈 , 但每每见到家中亲属或是提及父亲 , 仍泪眼婆娑 , 悲痛不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