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美的置业(3990.HK):制造业思维 “房地产 + 产业”顺应“长跑”时代
3月31日 , 美的置业控股有限公司(03990.HK , 以下简称"美的置业")2019年业绩报"出炉" 。 公司2018年上市以来 , 在资本市场表现亮眼 , 股价涨幅也大幅跑赢同期恒生指数 。
本文插图
美的置业股价收益远超大盘 , 那么公司这种跨越周期的长期投资价值是否可持续呢?下面来看看 。
一、2019年度业绩回顾
下面先回顾一下公司2019年的业绩情况 。
1.合约销售:2019年全年 , 美的置业合约销售额达到1012亿元 , 同比增长28.1% , 跨进"千亿门槛" 。 2015-2019年复合增长率达73.8% 。 其中 , 美的置业在长三角区域的销售增长较快 , 同比增长43.8%至363亿元;珠三角区域增同比增长9.5%至187亿元 。
2.营收及业务发展:公司2019年实现收入约411亿元 , 同比增长37% 。 业务上 , 公司继续坚持"聚焦房地产主业 , ‘两翼’协同"战略 。 从收入结构上 , 物业管理服务与物业租赁收入呈现较大增长潜力 。
本文插图
3.盈利能力与利润:净利润为43亿元 , 同比增长32%;核心净利润为41.78亿元 , 同比上升27%;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43.05亿元 , 同比上升34% 。 盈利能力保持较高水平 , 毛利率为31.6%;净利率为10.5%;归属股东净利率为10.4% 。
4.债务水平及偿债能力:净负债率方面 , 公司实现连续三年下降 , 于2019年12月31日 , 公司净负债率为89.0% , 同比下降约8个百分点 。 公司持有现金268.4亿元 , 未使用银行授信为832.4亿元 。 总有息负债546.5亿元 , 一年期内有息负债占比17% , 现金短债比为2.95 , 偿债能力大幅提升 。
5.土储情况:2019年 , 公司新增土地储备的总建筑面积约1453万平方米 。 截至报告期末 , 其土地储备的总建筑面积达5908万平方米 , 涉及278个物业开发项目 , 覆盖全国18个省级行政区的59个城市 。
6.分红情况:董事会建议派发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每股1.60港元(2018年:每股1.2253港元) , 以19.4港元股价计算 , 股息率为8.23% , 高于同行及港股平均水平 , 具备吸引力 。
众所周知 , 全球资本市场中20年以上的价值股 , 如茅台、格力、美的、苹果等等 。 这主要源于其稳定的市场地位及现金流 , 具备跨周期属性 。 这些具备长期经营优势的公司 , 只要不犯大错误 , 就能够长期维持"利润增长-再投入-利润增长"的持续经营模式 。 因此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 。
而目前 , 地产正发生重要改变 , 这也将影响未来地产行业的投资逻辑:1.政策调控常态化 , 总量呈现"去周期化";2.住宅需求回归居住属性;3.全球或长期进入低利率 , 甚至负利率时代 。
房企回归长期经营的稳定环境及估值提升的契机出现了 , 地产企业要维持"不败之地" , 源于管理两大循环:1.经营现金流循环;2.债务现金流循环 。 下面看看美的置业这两个方面的优势如何?
二、立足长远:产品、科技与现金流
先看 , 经营现金流方面 。 房企要维持经营现金流的循环 ,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周转率 。 从消费者角度看 , 去化的本质是产品及品牌 , 这方面美的置业近年的产品力产生质的提升 , 且可预见仍能持续提升 。
公司产品力提升的内核是"5M智慧健康" , 既智慧社区的升级 。 "智慧科技"是美的置业产品力的标签 , 也是与行业其他产品形成"差异化"的主要竞争力 。 同时 , 2019年美的置业产品 , 引入第三方飞检和五大评估体系 , 全面推广了"匠芯"制造体系 , 应用占比已覆盖至85% 。
推荐阅读
- 「财料」他从黄光裕的司机“逆袭为”妹夫,一度成为国美的“二号人物”
- 「格隆汇」港股早评:恒指大幅高开1.88% 行业板块集体强势
- 「格隆汇」69亿美元收购案尘埃落定,英伟达股价涨超5%!
- 「港股挖掘机」西王置业(02088):法院裁定认可西王集团和解协议
- [格隆汇]再遭疯狂炒作!12支可转债的换手率超过10倍
- 「格隆汇」港股收评:恒指收跌 0.58% 险守 24000 点 金融地产板块与 A 股反向大跌
- 「格隆汇」首只翻倍特高压概念股!中国西电再封涨停,年内累涨102%
- 58同城、安居客昆明楼市一季报:刚需及改善户型为置业首选、120-150㎡房源更受青睐
- 【新浪财经】美的冻结高管 30% 薪酬 方洪波:为了给大家一些压力
- #科技小数据#智能早新闻:任正非卸任董事、美的回应高管冻薪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