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刚■一半古朴醇厚 一半富贵繁华( 二 )


当年 , 能工巧匠们将突出部分雕刻成象、龙等形状 , 栩栩如生 。
【高俊刚■一半古朴醇厚 一半富贵繁华】开善寺正殿屹立五百余载 , 有着龙雕的斗拱依然支撑在屋檐下 , 看上去饱经风霜 , 但外形却一如往昔般精致漂亮 , 雕刻之功浑然天成 , 处处展现出精妙的建筑技艺 。“这些精美斗拱 , 以及那些龙凤雕刻 , 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 。”高俊刚说 。
古建筑是凝固的乐章 , 一梁一柱 , 谱成地域的风格、文明的交响 。立于古建筑之前 , 仿佛穿越五百余载 , 静心聆听一首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赞美诗 。
见证:让“国保”呈现星光灿烂之势
古建筑 , 是城市历史人文最好的见证 。如今的开善寺 , 虽历经500余年沧桑变迁 , 却依然保留着古色古香、典雅古朴的气质 , 已然成为荥经县城里的一个文化地标 。
夕阳西照 , 坐在开善寺门前台阶上 , 倾听当地老人讲古 , 举目云卷云舒处 , 似幻当年风起云涌时——一座小县城的魅力 , 不仅源于它的秀丽风光 , 更多取决于文化底蕴 。
开善寺 , 带着荣光 , 还在继续它的传奇 。不过 , 尚有遗憾的是开善寺有一个特质 , 那就是“寂寞” ,前来观赏的游客不算多 。
为什么金字招牌无法包装成文化的宠儿?为什么特色鲜明的“国保”难以引起旅游市场的追捧?这确实引人深思 。
对此 , 社会学者李巫熙表示 ,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并不都有高度可看可赏之地 。有些古宅、村落、名人旧居尚可一观 , 但有些“国保”单位看点比较少 , 一块石碑、一座寺庙、一片遗址 , 对于学术研究而言固然是文化富矿 , 对于旅游开发与文化推广而言却有点底气不足 。这就需要我们以讲好文物故事的姿态去介入 , 不能人为割裂“国保”单位与历史故事、乡土文化、环境配套等的关系 。
让“国保”沦为一种纪念 , 是最沉闷的保护 , 或是最无意义的禁锢 。
“入选‘国保’ , 是一次全面审视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良机 , 如何将资源有效整合 , 规划县城文化发展脉络大有文章可做 。”高俊刚表示 , 以开善寺为例 , 荥经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存 , 但始终缺少一个有分量的文化资源来统领 , “应当充分利用开善寺广泛的影响力 , 将其与元代文化等串联 , 结合文化建设、旅游发展 , 形成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 。”
“打造全新的文化旅游业态 , 让‘国保’呈现星光灿烂之势 。”高俊刚说 , 他们将继续深入挖掘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国保”资源 , 让更多的人到“国保”地参观、旅游 , 让荥经这座经得住看、耐得住回味的县城更加馥郁芬芳 。
高俊刚■一半古朴醇厚 一半富贵繁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开善寺#斗拱#建筑
“‘国保’开善寺的价值所在 , 是这座古建筑本身 。前出的飞檐 , 八朵雕花交错的斗拱 , 赋予了这座明朝建筑鲜明的汉代元素 , 正殿斑驳的墙壁上残存着典型的元代风格彩绘……这一切都在告诉世人 , 这座建筑经历过岁月的打磨 。”高俊刚介绍 , 殿内四根方形楠木主柱是开善寺中最高的 , 其粗壮远甚于殿外的十二根 。石柱间的雀替精工细作 , 采用浮雕和镂刻的木雕技法展示出繁花、瑞兽、人物等吉祥画面 。
“打造全新的文化旅游业态 , 让‘国保’呈现星光灿烂之势 。”高俊刚说 , 他们将继续深入挖掘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国保”资源 , 让更多的人到“国保”地参观、旅游 , 让荥经这座经得住看、耐得住回味的县城更加馥郁芬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