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秦驰悲壮牺牲之后,观众才发现714案件疑点,答案都那么的简单( 二 )
《重生》与姊妹篇《白夜追凶》最大的不同在于故事基调 , 后者突出烧脑 , 关氏兄弟互为替身、密集而紧凑的章节案件 , 让悬疑粉们得到满足 。 而《重生》更倾向与观众交流人生 , 它用偏向文艺片的方式 , 刻画一个个出现迷茫的人物 。
本文插图
失忆的秦驰 , 受父权掌控的路铭嘉 , 失去依靠的陈蕊 , 离婚后无法完全放下的冯潇......剧中至少有五个角色在714案后迎来自己的“重生” , 整个故事悬疑色彩占比不到一半 , 主要篇幅集中在人物心态侧写 。
选择把视线集中在人物 , 将简单的答案复杂化是一个巧妙的方式 , 你会发现所有问题的复杂化皆源于角色的思绪波动 。
秦驰在三分二的剧情里都在自我怀疑 , 即使路铭嘉、陈蕊都愿意相信他是一个好人 , 即使他脑补出的叔叔不断给予肯定 , 他都有将自己认定为推手的迹象 。 陈蕊曾说坏人失忆后也不会变成好人 , 阅历丰富的秦驰未必没有这个认知 。
本文插图
他只是被潜藏的负疚感迷惑了 。
队友的牺牲、自己的“苟活”让他充满负疚感 , 与其说他是怀疑自己 , 不若说他迫切想找到真凶 , 如果真凶是自己似乎更加简单 。 所以 , 当答案揭开之后 , 观众才看到秦驰真正的心态 , 他已经毫不在乎自己的生命 , 只想抓住杀害队友的真凶 。
案卷遗失这个疑问 , 是给予路铭嘉的 , 他面对专案组询问之时下意识的撒谎 , 让解开714案件的答案晚了多日 。 为何他要选择隐瞒卷宗曾离开自己的事实?并不是下意识推卸责任 , 而是对自己的不信任 。
本文插图
他不相信队长会将重要的宗卷交给自己运送 , 或者说他不相信自己能被信任 。
官宦子弟的“特权”与长期冷板凳的职业生涯消磨了他的自信 , 也让他对职业规范产生懈怠 。 于是 , 他习惯性将自己放在不重要的位置 , 也习惯性认为隐瞒卷宗出现的小插曲对全局并不影响 , 殊不知他所隐瞒的“小插曲”是最能解开迷题的钥匙 。
路铭嘉的这种心态 , 与那些自己偶尔不按规定行事不会影响全局 , 最终却造成灾难性后果的人们何其相似 。
本文插图
用人们思虑过多将问题复杂化来解答悬疑冲突 , 这样的答案经得起现实对比 , 是值得思考的设定 。 可能会有观众觉得《重生》的编剧似乎低估了警队的智商 , 让他们与观众一样也忽略了最直接简单的答案 , 不符合正常办案思路 。
在这方面 , 其实编剧有给过伏笔 。
对秦驰的调查是由邱冬阳主导的 , 他的怀疑是基于客观现实 , 但他对客观现实的解读在本剧一开始就受到否定 。 编剧借胡一彪之口点破邱的误区 , 指出他的怀疑是理论性的 , 而有过实践经验的人会明白阴谋论比最简单的答案更难逻辑自洽 。
本文插图
所以 , 当局长向秦驰坦白让邱冬阳调查只是个幌子 , 胡一彪隐藏在秦驰周围真正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他 , 这才代表了警方应有的水准 。 故事并没有掉链子 , 只不过相对于悬疑题材来说 , 这样解答方式有深度却难有戏剧张力 。
对简单与复杂的探讨细思有味 , 却难直接受宠
仔细去品味《重生》用简单的答案回击复杂的人物思绪 , 这样的刻画很细腻 , 比大段大段旁白的拍摄方式更加有文艺质感 。 但客观来说 , 之于悬疑题材这样的刻画方式并不是最佳之选 , 因为它欠缺悬疑需要的感官刺激 。
推荐阅读
- 「高分」同样以重生为线索,同样的开放式结局,这两部高分网剧太过相似!
- 「会火」跳井戏原来是这么拍的!演员跳得一脸悲壮,井中却暗藏玄机
- 「」《重生》五句高分台词,句句点醒人生,让观众陷入深思
- 「」《重生·娄颐儿子失踪案》如果没有我,您的人生该是多么的精彩?
- 蠢萌新闻■女朋友是一线演员,《重生》《清平乐》《余欢水》都有他
- 凶案现场:《重生》后又一悬疑剧来袭,上线后观众好评不断,熬夜连追12集!
- 《重生》大热收官@《重生》大热收官 "714枪案"真相揭晓反转惊人
- 【】从8分降至6.7分,《重生》口碑一路下滑,张译需要担责吗?
- 「」《重生》的这个反转,是我近几年看过最精彩的,充满惊喜和想象力
- 重生:《重生》中的这些老戏骨,还真是找对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