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历史V』唐代的厚葬之风如何愈刮愈烈?,从“人不知教”到“结社相资”( 二 )
文章图片
朝中显宦的丧礼铺张隆重 , 普通官吏的丧礼也是竞奢比阔 , 毫不含糊 。 史载 , 代宗大历年间战将李光进''葬母于京城之南原 , 将相致祭者凡四十四幄 , 穷极奢靡 , 城内士庶 , 观者如堵'' , 而《唐语林》则记载 , 一个薛姓节度使死了 , 归葬绛州 , 沿途''每半里一祭 , 至漳河二十余里 , 连延相次 。 大者费千余贯 , 小者三四百贯 。 互相窥觇 , 竞为新奇 。 柩车暂过 , 皆为弃物矣 。 ''
与达官显宦的风光葬礼相应和的 , 是大唐民间的厚葬之风 。 中央政府的以礼为治 , 让唐人由最初的不以礼仪为意 , 到了玄宗朝 , 厚葬之风已''浸成风俗'' 。 人们竞相攀比 , 在丧礼的规模和花销上一掷千金 , 即便家中资财不及高官富贾 , 也要在丧礼上争回一点颜面 , 以至许多唐人''既竭其家 , 多至凋蔽'' 。 更令人啧舌的是 , 这种厚葬之风几乎贯穿了整个唐王朝 , 在中唐李德裕的一份奏表中 , 对民间百姓的厚葬心理曾作过一番描述 , 说他们在丧礼的操办上 , 往往''结社相资 , 或息利自办 , 生产储蓄 , 为之皆空 , 习以为常 , 不敢自废'' , 为了面子甚至倾家荡产 , 唐人的厚葬观念显然已经深入民风 。
文章图片
对于大唐上下的厚葬之风 , 唐政府曾发出过多项禁令 , 从唐太宗的''薄葬诏''到唐宪宗的''禁厚葬诏'' , 历代唐帝都没有停止过诏敕禁令 , 但民风已成 , 想要刹住厚葬之风谈何容易 , 更主要的是 , 大唐皇帝们从李渊开始 , 就没有停止过厚葬!高祖李渊驾崩后 , 唐太宗曾下诏参照汉代厚葬标准 , 要求高祖的葬礼要''山陵制度准汉长陵故事 , 务从隆厚'' , 及至唐太宗本人 , 更是打着''于九嵕之山 , 足容棺而已''''务从俭约''的幌子 , 实则大兴土木 , 将自己的昭陵墓室修造得''宏丽不异人间'' , 史载 , 五代后梁有个叫温韬的节度使 , 因管辖关中一带 , 于是便近水楼台 , ''在镇七年 , 唐诸陵在其境内者 , 悉发掘之 , 取其所藏金宝 , 而昭陵最固 。 韬从埏道下 , 见宫室制度宏丽 , 不异人间 , 中为正寝 , 东西厢列石床 , 床上石函中为铁匣 , 悉藏前世图书 , 钟、王笔迹 , 纸墨如新 , 韬悉取之 , 遂传人间 。 ''
文章图片
太宗之后诸帝 , 在陵寝规模建制上更是纷纷仿效这位“贞观天子” 。 高宗第五子李弘二十四岁薨 , 高宗按天子之礼将其葬于恭陵 , ''功费钜亿 , 百姓厌役 , 呼嗟满道'' , 及到恭陵建成 , 高宗因''玄宫狭小 , 不容送终之具'' , 竟派专人继续施工;而到了玄宗执政 , 更在令人卜地寻址 , 在亲拜五陵后 , 见到桥陵所在的金粟山岗''有龙盘凤翥之势 , 复近先茔'' , 于是对侍臣提出 , ''吾千秋后宜葬此地 , 得奉先陵 , 不忘孝敬矣'' , 当然 , 玄宗的''得奉先陵 , 不忘孝敬''一定要大费周张的 , 史载 , 这位风流皇帝从始丧到祔庙 , 葬期持续了将近一年 , 其奢华铺张可想而知!''上有所好 , 下必甚焉'' , 当大唐皇帝们纷纷大兴厚葬之风 , 一道道义正辞严诏告天下的薄葬令 , 又有多少人会真正落实执行呢?
本头条号''唐诗宋词有风云”已签约维权骑士 , 严禁盗用 , 违者必究;图片源自网络 , 侵删 。
推荐阅读
- 吉祥说历史前两锤砸死两金将,第三锤只一扫,金兀术就跑了,岳云出世试三锤
- 历史寻觅野地里连“御”四牛,清朝名将“妖人”海兰察:战场上威胁和珅
- 早晚历史宁当老二,曹操也不敢小看,李典:三国历史中低调的黑帮老大
- 吉祥说历史而且还是宋朝人民的好丞相?,秦桧不仅不想杀岳云
- 洋洋谈历史犹国之良相娶对妻子有多么的重要,朱元璋的马皇后:家之贤妻
- 吉祥说历史步战勉强可以,唯有此战克敌,岳云四战金弹子:马战两次未讨便宜
- 吉祥说历史留下两子一女,儿女们有何结局?,岳飞之子岳云23岁蒙冤惨死
- 十四叔看历史昭慈皇后,乃马真氏,元朝最有野心的女皇后
- 历史大点评读史小记:忠孝之食
- 读历史西方人眼中的狄仁杰:东方的福尔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