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罗炜:瑞幸曝财务造假事件,审计机构防火墙还未发挥作用( 二 )
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在市场上 , 投资者对于企业的信任是很关键的 。 如果这种信任没有了 , 企业要想获得融资的话 , 代价会比较大 。 这种代价体现在 , 第一 , 发行股票时没有人要 。 第二 , 可能有人愿意要 , 也不会按照企业预期的价值 , 而可能是极大的折价方式来认购 。
美国市场的作用机制和中国市场是不一样的 , 美国市场上有几种机制 。 第一种是政府的监管 , 比如证券监管机构——SEC调查及处罚 , 就像中国有中国证监会等监管机构一样 。 然而监管永远会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 就是它的监管力量、人手是不够的 。 因此在美国还有第二种力量 , 这种力量是来源于市场参与者的力量 , 例如一些卖空机构 。 通俗点讲 , 投资者可以利用这些机构独特的信息收集手段、独特的理解 , 产生对企业的判断 。
这些机构采取的信息收集手段往往比较特殊 , 比如实地调研、跟踪等 。 以瑞幸为例 , 机构可以到门店里录像 , 在门店蹲点一个礼拜 , 看客流是多少 , 从而估算出门店的客流、营收、现金流的情况 。 通过这种抽样的办法 , 将数据进行扩大 , 来估计整体的业务体量 。 这类机构通过这种独特的信息收集和分析的方式 , 产生对企业价值的一种判断 。 如果有些企业本身价值低 , 却“吹牛” , 把自己说得天花乱坠 , 有一些投资者相信了 , 股价上去了;但是如果另外一些投资者利用自己的专业判断、专有信息 , 判断企业的实际情况与所说不符 , 企业夸大了 , 投资者就会通过卖空的举动表达出来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市场力量 , 就是通过投资者主动去收集信息 , 并从制度层面允许他们利用收集的信息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 这是美国体系里面非常重要的第二种机制 。
本文插图
02
遇到机构做空 , 企业的应对策略
再看瑞幸此次危机 , 在今年1月底2月初时出现了瑞幸的做空报告 , 当时瑞幸的股价当天跌了30%多 。 但是后来可能投资者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看法 , 很多投资者不认同 , 股价又涨回来了 , 还涨得挺多的 。
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 , 当外部的投资者提出了这种指控 , 企业应当采取什么反应?第一种策略是置之不理 , 但这同时意味着 , 市场上的信息可能被卖空机构的信息主导 。
第二种策略 , 就像瑞幸所做的 , 就是反驳 。 但是他的反驳在我看来其实挺苍白的 , 为什么?你的反驳要基于事实来反驳 , 但在瑞幸的回复里其实没有太多的细节 。
前面两种策略的前提 , 是企业自己知道企业内部干了什么 。 企业的高管、创始人、董事会都知道企业的情况 , 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这两种策略 。 但是还有可能出现第三种情况:董事会不知道真实的情况 , 高管及创始团队向董事会隐瞒了真实情况 。
第三种情况 , 往往会衍生出来很多后续的变化 。 如果董事会成员觉得情况没掌握 , 可能就会马上宣布找第三方机构来做独立的调查 。 这个调查可能会花几个月 , 最后结果出来 , 要么印证指控真实 , 要么是没有印证 。 比如之前有一个很有名的例子 , 东方纸业 , 也是在美国上市的一个企业 , 它当时在2010年的时候 , 被卖空机构指控 , 然后SEC也进行了调查 。 后来企业自己调查得出的结果是被误伤的 , 也做了很多的申诉来证明清白 , SEC通过调查也没有对它立案 。
但是问题在于在这个过程中间 , 企业的损失很大 。 如果是我们之前说的第三种情形 , 在外部有人指控企业的时候 , 企业董事会还不知道实际情况是什么 , 这其实是一个很糟糕的事情 , 说明企业的治理结构、治理状况很差 。 坏消息会导致股价下跌 , 股价低于一定的金额 , 比如说低于一块钱 , 企业可能就退市了 。 退市了以后 , 企业想要再上市就很难 。
推荐阅读
- 瑞幸余波@瑞幸余波:小鹿茶还好吗?
- 「新京报经济新闻」五一去哪玩?首个“预约旅游”黄金周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 「新京报经济新闻」数字货币来了!将在四地及未来冬奥场景内测,如何影响我们?
- #中新经纬#神州优车谈瑞幸事件影响:已现金融机构和供应商挤兑苗头
- 瑞恩资本RyanBenCapital■华兴资本.包凡:瑞幸事件之后,将有更多在美上市公司进行私有化交易
- 「新京报」数字货币真的来了?首吃螃蟹者传出,碰一碰功能露脸
- :解密瑞幸造假背后“资本铁三角”:成功套现两家超百亿上市公司
- 「中概股」中概股:只要自身过硬 就无惧浑水做空
- 「中国新闻周刊」瑞幸能否成功甩锅?美国证券律师四处召集集体诉讼
- [中国新闻周刊]瑞幸能否成功甩锅?美国证券律师鲨鱼般聚集四处召集“集体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