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新一轮强监管下币圈机构众生相:有的转移市场 有的创新骗局
尽管整体价格走低 , 但虚拟货币炒作交易并未“熄火” 。 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刷量、篡改数据等乱象频出 , 引发多地监管及自律协会关注并发文警示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注意到 , 在新一轮强监管下 , 币圈反应不一 , 一方面 , 严监管下 , 有机构对“合规”发展的渴望愈发强烈 , 对国外牌照申请表现了十足的热情;但另一方面 , 也有机构“充耳不闻” , 计划再赚一波“快钱” 。
本文插图
再下一城 监管识破花样套路
虚拟货币交易乱象频出 , 再度引发多方监管及自律协会的关注 。 4月2日 ,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中国互金协会”)发布风险提示称 ,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较大 , 有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开始炒作“虚拟货币是超越黄金白银的避险资产”概念 , 而实际情况却因价格大幅下跌致使消费者损失惨重 。
不仅如此 , 这些平台还通过机器人程序刷量、篡改数据等行为 , 借以营造出虚拟货币交易市场的“繁荣”假象甚至有平台直接采用粗陋手段 , 爬取其他平台信息 , 完全复制伪造交易量 。
而在诱导消费者入场后 , 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再采用各种操纵市场手段侵占消费者财产 。 一方面 , 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 , 平台通过高买低卖、高频交易等恶意操作程序侵占消费者财产;更有甚者 , 会通过宕机、拔网线、冻结资产等手段使交易突然停滞 , 参与杠杆交易的消费者因无法主动平仓引发爆仓而损失惨重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注意到 , 针对虚拟货币炒作交易新型风险 , 监管层面正在不断加码进阶 。 除了加强警示、打击清理外 , 监管层亦通过市场调查、监测分析等 , 进一步识破了交易所的花样操作套路及市场现状 。
正如“315”期间 , 央行发文揭露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刷量、宕机、洗钱三大花样诈骗套路 , 通过平均换手率等数据分析 , 指出境外前三大虚拟货币交易商均存在采用机器人刷量的重大嫌疑 , 并通过对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提现数据进行分析发现 , 存在比特币多次小额累计转入、一次大额转出清零的现象 , 符合洗钱行为的基本特征 。
除了央行外 , 近期包括河北、山西、山东、内蒙等多地均纷纷提示虚拟货币炒作风险 。 4月1日 ,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就指出 , 近期 , “区块链”概念较热 , 不法分子通过发行所谓的“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 , 应谨防利用“区块链”“虚拟货币”进行非法集资 。
魔高一丈 骗局向下沉市场转移
“山雨欲来 。 ”一币圈人士如是感叹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了解到 , 新一轮强监管下 , 币圈主要呈现出两种反应 。 一方面 , 严监管下 , 有机构对“合规”发展的渴望愈发强烈 , 对国外牌照申请表现了十足的热情;另一方面 , 也有机构表示已“见怪不怪” , 并继续投入至“套路”事业中 , 计划在疫情结束前再赚一波快钱 。
“从此次币圈整体反应来看 , 部分头部交易所对‘合规’运作的渴求更加强烈 , 基本上只要一个国家开放合规牌照申请 , 就会有包含交易所在内的大量区块链企业积极申请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刘峰指出 , 在多番严监管之下 , 已有从业者开始行动 , 如国内一些去中心化行业应用和生态建设者法律意识得到增强 , 此外 , 公链圈相较此前更加规范 , 比较好地区分了融资和技术的关系 。
不过 , 亦有机构与监管意图背道而驰 , 从市场表现来看 , 虚拟货币交易愈发活跃 , 资金在币市里流动也较往常更激烈 。 币圈从业者林波(化名)告诉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 在监管警示出来之后 , 有用户担心币价下跌 , 但没过多久又回归平静 。 交易所正常运转 , 项目方四处宣传 , 币圈发行、交易市场并未“熄火” 。
推荐阅读
- 「」青岛市工商联处长鲍新江:区块链可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 区块链■区块链+纪检监察会带来什么?
- 区块链■币圈借央行数字货币自嗨 区块链技术前景未定
- 「区块链」为什么说央行数字货币是区块链的噩梦
- 「」全球23家电信巨头布局区块链,数字货币 打响“支付翻身战”
- 区块链:区块链助推集权化企业集团管理模式
- 「」担心海淘到假货?区块链溯源盯紧物流
- 『区块链』24小时News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工作组正式发布《中国区块链金融应用与发展研究报告(2020)》
- 积分:天津大学-好扑科技区块链实验室:区块链技术可助积分系统拓展价值边界
- ##腾讯安全与北京市方正公证处战略合作,共建领御区块链-北京方正公证取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