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洞恢复因氟氯烃排放推迟六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研究人员展开的估算与比较 。图源:《自然·通讯》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张梦然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17日发表的一项气候科学研究发现 , 一些仍在使用的较老旧的应用装置排放的氟氯烃(CFC)可能超过此前估计 。这些排放或将推迟南极臭氧洞的恢复 , 并向大气中释放相当于90亿公吨(metric tonnes)的CO2 。目前认为 , 其排放水平和变化趋势仍有许多不确定之处 , 且此前发现的新增排放并未找到来源 。
自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生效后 , 科学家曾预计南极臭氧洞将于21世纪下半叶早期恢复到1980年损耗前的水平 。我国于1989年9月加入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 1991年6月加入议定书 , 近30年来如期实现了议定书规定的各阶段履约目标 , 截至2019年5月统计数字 , 中国淘汰的“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占发展中国家淘汰量一半以上 。
根据议定书的定义 , 大部分国家已经同意在生产中停止使用CFC 。但是 , 已投用产品的排放(CFC库)仍在继续 。这些产品包括部分制冷机、空调设备和隔热泡沫 。此次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麦根·里克力及其同事 , 利用一种新的统计框架 , 评估了CFC库的规模以及其中CFC-11、CFC-12、CFC-113的相应排放量 。结果表明 , 这些排放量比之前评估所显示的要高得多 , 占到了目前CFC-11和CFC-12估计排放量的一大部分(不包括2012年后由于复产增加的CFC-11排放量) 。
虽然议定书允许在某些应用中继续使用CFC-113 , 但这里报告的排放水平超过了之前研究报告的水平 。据研究团队估计 , 目前这些库的排放 , 可能会让臭氧洞的恢复推迟六年 , 并向大气中释放相当于90亿公吨的CO2 。
研究人员认为 , 这一最新结果凸显出对CFC库进行回收和销毁以减少排放的必要性 。同时 , 近期发现CFC-11排放意外增加且未能明确来源 , 说明有必要对这些库的排放进行量化 , 以准确评估复产所造成的排放规模 。
总编辑圈点
当年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时 , 我们的内心是惊呆的 。谁也没想到 , 渺小的人类有这么大破坏力 , 没想到地球的保护伞如此脆弱 。从那时起 , 我们开始反省和行动 , 我们更换了廉价的空调和冰箱制冷剂 , 限制了隔热泡沫材料 。很快 , 臭氧层日见恢复 , 令人欣慰 。然而前几年又出现危险信号 。环保应该是我们的终身事业 , 不可随便马虎 。
【■臭氧洞恢复因氟氯烃排放推迟六年】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 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谢谢 。
推荐阅读
- #颜七公子#TunesKit iPhone Data Recovery for Mac(iPhone数据恢复工具)
- 门店■苹果公司启动门店恢复计划
- 快科技:知名种子站点遭杀软报毒拦截:宕机一个月才刚恢复
- 「恢复」点到为止
- 『音频怪物』致敬乔布斯,苹果新机恢复小屏设计,只卖中端价的旗舰机
- 科技小分享@手机恢复出厂设置,就会和"新手机"一样流畅?我也是今天才知道
- 『USAMRIID』美军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全面恢复运行
- 『教育部』新加坡恢复使用Zoom在线授课 但屏幕共享等功能已被限制
- []iPhone 9发布之前,苹果传来一个坏消息,用户急需恢复正常
- 「月影沙丘的故事」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北极臭氧洞在北极上方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