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武汉碧水复工投入“碧水保卫战”

长江日报讯(采访人员文涛 肖翩 通讯员高明)武汉各行各业逐步复工复产,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再次打响。肩负“碧水使命”的武汉碧水集团有限公司,于3月19日提出提交第一批复工项目申请,目前8个重点项目均已获批复工。
作为全市水资源保护利用及水环境整治投融资主体,碧水集团曾成功打造了楚河汉街、青山江滩等一批武汉涉水 “新名片”。3月31日上午,在短暂接受长江日报采访人员采访后,碧水集团负责人马上赶去参加一场关于调整方案、加快进度的技术论证会。他说:“这些天像这样的会议非常密集。今年整体任务目标不减,还要力争完成更多投资。”
排渍防涝:为城市多备几个“蓄雨池”
3月31日下午,碧水集团投资建设的武昌八铺街堤(鹦鹉洲大桥至杨泗港大桥段)综合整治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中平台立模、混凝土浇筑等作业。
八铺街堤属于武汉市确保干堤。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八铺街堤(鹦鹉洲大桥至杨泗港大桥段)综合整治工程施工春节后一直未能正常复工,工期耽误45天,枯水平台以上硬化护砌均未完成,目前外江水位已上涨至16米左右,淹没了部分未护砌的土质岸坡。
碧水集团会同市桥梁工程公司制定了应急施工方案,采用永久工程与临时工程相结合,抢抓工期,尽量多完成永久工程建设内容。以设计中平台(高程19米)为界线,对因江水上涨影响无法按原设计实施的现状土坡面,采用土工布加袋土进行临时防护,预计4月30日完成;中平台以上坡面整形土工工程、岸坡护砌于5月30日前逐步完成。作为施工进度保障措施之一,现场3台打桩机将增加到6台。
碧水集团承担的南湖水环境整治和巡司河综合整治两项工程,则将为南湖片区筑起两个“蓄雨池”。
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是南湖水环境提升攻坚工作七大任务之一, 3月22日复工以来,人员到岗率已近70%,累计完成初雨处理厂底板50%、顶板10%、提升泵站主体结构95%等的施工,12座生态排口已改造完成。碧水集团下属水投公司工程部负责人车滔介绍,该项目初期雨水收集管网系统全长7.35公里,初期调蓄池容量9万立方米,初雨厂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25万吨,可应对大暴雨级别雨水。整个工程原计划今年底完工,公司会想方设法加快进度,力争不影响工期。
巡司河综合整治工程是长江南岸连通长江、南湖、野芷湖水系的重要水利枢纽工程,复工后的二期工程,主要是对巡司河5.5公里河段进行综合整治,将河渠改造形成规划断面生态河道,同步清淤,新建涵闸、补水工程、桥梁。河道疏通、拓挖可在6月底前后大部分完成,届时可有效助力南湖片区改善渍水问题。
武汉雨季大部分雨水要依靠泵站抽排入江。3月11日至3月31日,碧水集团下属武汉水电测试中心有限公司完成了大军山泵站等16处新城区泵站机电设备检测工作,筑牢了排涝关键防线。
水环境治理:挂图作战力求“长治久清”
总投资52.3亿元的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PPP项目,是武汉市两条重点黑臭水体整治项目,是恢复滨水生态绿色城的重点项目。根据“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长治久清”的技术路线,取得复工批复后,碧水集团和相关单位在项目公司召开专题会研究复工复产工作,严格部署返岗排查、体温检测、办公区封闭管理、实行错峰上下班,做好重点区域防护防疫措施。碧水集团及下属碧投公司要求项目公司倒排计划、挂图作战,确保完成今年目标任务。3月29日,铁路桥子项率先复工,到30日已完成工程桩施工3根、支护桩施工1根。后湖二期泵站重建、黄孝河CSO地下调蓄池、常青CSO地下调蓄池子项正在进行机械安装检查试运行。
此外,总投资27亿元的东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3月24日获批复工,八成人员已返岗,主要进行东湖局部水域疏浚。
江滩整治:美丽新江滩值得期待
3月31日,碧水集团管理的青山江滩公园内,工作人员正在开展设备检修,备战开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