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真实的林徽因究竟面貌如何?为何说她是京派作家的“灵魂”( 三 )


她是京派作家的“灵魂”1928年 , 林徽因、梁思成学成归国 , 已完婚的二人同时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学系 。 “中国虽然有漫长的建筑历史 , 却始终没有与之相称的建筑学和建筑教育 。 ”陈新华写道 , 一直到近代 , 如梁思成、林徽因一样携西学归来的留学生群体才将建筑学作为一门学科引进国内 。
这年秋季 , 梁思成以27岁的年纪出任草创时期的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 , 教师只有他和林徽因两人 。 “他们硬是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 , 担起所有的教学和研究任务 , 梁思成负责建筑学概论、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史 , 林徽因负责美术课、雕饰史和建筑设计 , 并开设专业英语 。 ”据东北大学第一届学生刘致平回忆说:“当时最苦的是没有助教 , 所以先生只能在课余 , 利用晚上来教室为我们改图 , 讲授渲染技法……他和林徽因先生几乎每晚到教室来为我们改图直到深夜才回去休息 。 ”
在他们共同的努力下 , 东北大学建筑系逐渐步入正轨 。 近二十年后 , 饱经战乱与别离之苦的林徽因又以一副病弱之躯 , 协助梁思成和最先受聘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吴良镛 , 共同担起了清华大学建筑系起步阶段的一应事务 。
1931年 , 林徽因因病回到北平疗养 , 在疗养期间开始了文学创作 , 同年9月 , 全家开始定居北平东城北总布胡同三号 。
北总布胡同三号 , 即名声远扬的“太太的客厅”的所在地 。 林徽因凭借良好的文学素养、学术背景、人脉关系 , 不但自己投身于文学创作 , 还积极地创办同人刊物 , 扶持新人 , 为京派开拓人脉 , 凝聚共识 , 成为了“京派的一股凝结力量” , 不少京派作家喜欢聚集在林徽因的家中 。 即使这个位于北总布胡同三号的沙龙在随后疑似遭到了冰心、钱锺书的撰文讽刺 , 在京派作家圈中 , 林徽因还是受到了极高的评价 。 萧乾说 , 林徽因是“后期京派十分重要的一个角色 。 她又写、又编、又评 , 又鼓励大家 。 我甚至觉得她是京派的灵魂” 。
陈新华认为 , 虽然萧乾的评价带有几分感情色彩 , 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 , 这番话有着另一重意义上的真实 。 “身为后期京派的重要成员、沈从文之后《大公报·文艺副刊》的主编 , 没有谁比萧乾更了解林徽因当年对于京派的付出 。 ”在《文坛多面手》这一章中 , 作者进一步列举了林徽因在这一时期对京派文坛的贡献 。
1933年9月23日 , 沈从文主持下的第一期《大公报·文艺副刊》正式面世 , 在沈从文的邀请下 , 林徽因参与了这份刊物从筹备到发刊的全部过程 , 并写下《惟其是脆嫩》的发刊词 , 呼吁创作界不拘一格 , 联合起来 , 丰富文艺的土壤 。 1934年5月1日 , 《学文》月刊创刊 , 作为主要成员的林徽因、沈从文在学文社再度合作 , 林徽因还以汉碑图案为题材 , 设计了封面 , 而林徽因一生最负盛名的作品——小说《九十九度中》、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都发表在《学文》创刊号 。
《学文》面临经营困境终刊后 , 1937年 , 以林徽因、沈从文为代表的后期京派文人决心再行创办一个纯文学的刊物 , 因此《文学杂志》诞生 。 身为编委之一的林徽因 , 不仅阅稿、审稿、设计封面 , 还以实际的文学创作支持刊物 , 她唯一的剧作《梅珍同他们》就发表在《文学杂志》上 。
林徽因对文学投注了极大的热情 , 但如果翻到另一个章节《绝学大昌》 , 读者又会看到 , 在1932年至1937年间 , 在林徽因成为京派作家“灵魂”的同时 , 以梁思成、林徽因等人为研究主体的中国营造学社 , 还在不断吸取国外建筑学者的研究成果 , 研读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和宋代《营造法式》 , 积极开展田野考察 , 构筑中国建筑史的学术体系 。
“截至1937年7月 , 他们共调查县市190余个 , 遍及全国15省 , 实地勘察古建殿堂房舍1823座 , 详细测绘的建筑有206组 , 完成测绘图稿1898张 。 他们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建筑 , 基本厘清了中国建筑的发展脉络 , 为古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