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道文化杂志』古 之 君 子 , 非 顯 即 隱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古 之 君 子,非 顯 即 隱
『圣道文化杂志』古 之 君 子 , 非 顯 即 隱
本文插图

图丨頑玩石不全
前述袁小修的規劃 , 在「飯來張口 , 有若神鴉」的現實生活形態之上 , 實有一套生活理念與之相呼應 , 這種生活理念 , 我們大體上可以「閒隱」之詞來概括 。 其所謂「閒」蓋指其已不用為掌握基本生活資源而奔忙 , 日常生活所需已可不勞而獲 , 生命活動得以超越營營茍茍於俗務的層次 , 上述擁有田業之類即是其物質基礎 。 然而經濟條件並非決定「閒」的絕對因素 , 貧者亦可因應情勢設法獲得一定程度的「閒」 , 相對地 , 富者反可能捲於世務而不得閒 , 其關鍵更在於個人的人生抉擇 , 此則涉及另一「隱」的理念 。 而所謂「隱」則是指其生活重心與方向 , 可以在世俗的社會價值──「富」(財富)與「貴」(功名)之途外 , 另闢生活經營空間 , 在此另外經營建構生活趣味、價值與意義 。
關於士人之「仕」與「隱」的人生命題 , 淵源甚早 , 並非始於明清時期 , 只是在明清社會中 , 因科舉制度與經濟發展等結構性的因素 , 使這個問題更具「普遍性」意義 。 簡言之 , 明清社會存在著數量龐大的士人 , 而這些士人的絕大部分 , 都無法真正進入仕途 , 所以社會上普遍存在著求仕不得 , 充滿挫折感且彷徨人生的士人 。 因此 , 如何對進不能仕的人生找尋一個出路(退路) , 乃成為重要的社會文化命題 。 社會上絕大部分的士人 , 也或淺或深 , 自覺不自覺地 , 為此問題投注心力 。
『圣道文化杂志』古 之 君 子 , 非 顯 即 隱
本文插图

图丨文人空间
袁中道曾不止一次為繼續進取入仕 , 或退而隱居 , 彷徨猶豫 , 他在二十幾歲時 , 就曾慎重的考量過自己人生出路的問題:
杜園在長安里中……此園之先出於杜氏 。 ……而今為予有 。 至于予家貧性奢 , 好招客 , 不耕不畜 , 皆非貧家所宜 。 此園朝夕且將轉而鬻之他人 , 而況于予之子若孫乎?然予聞古之君子 , 非顯即隱 。 今予年方二十餘 , 心躁志銳 , 尚在隱顯之間 。 若至中年不遇合 , 隱顯便分 , 其能長偃蹇庠序耶?其能走數千里外 , 為商賈為遊客耶?又安所得錢買山而隱耶?此時將安歸哉 , 則有此園可居也 。 眼前雖貧 , 姑忍之 , 殆未可鬻 。 夫予所以戒鬻者 , 自戒也 。
『圣道文化杂志』古 之 君 子 , 非 顯 即 隱
本文插图

图丨墨痕戊辰
二十歲的袁中道 , 對於科舉還有很高的期待 , 但這時的他也已經在經營自己的進取入士之外的另一條人生路徑了 。 在往後的人生過程中 , 袁中道一方面繼續在科舉的路途中蹭蹬前行 , 一方面對入仕的意義有所質疑 , 退隱的念頭不時在他腦海中盤旋 。 他曾到北京探望其大哥伯修時 , 發現他雖居高位 , 生活卻勞累不堪 , 而當他見識到北京官員的奔勞時 , 更不禁自省:「家有產業可以餬口」卻「舍水石花鳥之樂 , 而奔走煙霾沙塵之鄉」 , 實屬「顛倒而無計算」 。 再者 , 其二哥中舉後 , 擔任吳縣縣令 , 也為公務煩擾不堪 , 因此略嚐官職 , 即圖抽身引退 。 伯修死後 , 他總結其任官的「得不償失」──「作官十五年 , 尚有千金之債 , 歸去又無一宅可居 。 」更讓他感嘆「人生果何利于官 , 而必為之乎?」 凡此種種 , 就其親眼所見 , 「仕」與「隱」的實際生活 , 當中的勞逸之別 , 實顯示仕不如隱 。 然而 , 由於科舉入仕已成為社會上極為強勢的價值 , 袁中道雖深知仕不如隱 , 但他也無法截然拒絕仕途 , 他在購買杜園之後 , 一直在科舉的途中屢戰屢敗 , 屢敗屢戰 。 庚戌年 , 再度應考失敗後 , 他向中郎表白:「今弟年亦四十餘 , 升沉之事 , 已大可見 , 將從此隱矣 。 」 但 , 此後 , 他依然懷抱著隱居的念頭 , 繼續在科舉途前行 , 直至中舉任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