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人物洗白的认同是基于啥心理

【人们对人物洗白的认同是基于啥心理】 本来就是很复杂的事。
詹姆斯兰尼斯特,曾经救过一个君临,为了保住美人的贞操失去了用剑的手,这就足以洗白他把布兰推成残废的黑历史了么……可是作者就是把这个任务刻画得让人动容怎么办呢……
■网友的回复
正如你所说,因为不是现实,对于漫画动画文学创作来说,就算是再深的罪孽残酷,不过是几章几话几分镜的事,是铺垫是交代是背景,而所有观众都是上帝视角,他们有关注自己想要关注的部分,忽略不在意不喜欢的部分,所以他们完全可以喜欢一个反派,喜欢他的某些方面忽略他的缺点罪恶,何况也没有人能指责观众喜欢一个虚拟的反派是不道义的,在这种基础上,就算不洗白,有一部分人也是关注着反派的反派粉,可以说在洗白现象出现时摇旗呐喊最卖力的就是这一部分人群,对他们来说洗白不是洗白,只是给反派再度添上了一个惹人怜爱的萌点。 何况,在文学创作里大众最喜欢的情节不就是矛盾与冲突吗,一个角色越恶,大家就越期待看到他心软,看到他善的一面,然后作者迎合大众这种心理需求,果然安排了一场剧情,让这个恶人做了好事,为爱或者为别的什么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观众一哇噻,一感动,情绪一起来,不就很大程度上抹消了对他的负面印象吗?何况对一个虚拟角色的厌恶往往都不是因为他坏,而是他伤害连累了你喜欢的其他角色,(你看某些弱小但绝不坏的女性角色,不是就经常被黑圣母白莲花之类的吗,黑她们的人数绝对多过黑反派的)当某个剧情使一个立场为恶的角色救助了你喜欢的角色,或者放下屠刀停止了对其他角色的迫害,又或者深刻交代了他之所以会成恶人的原因,而这原因够唏嘘够让你suodeisinei的话,你当然就会不由自主的想为他点赞了。 洗白到底受不受用,为什么受用,一切都看作者,看设定,看你的立场,而不是取决于那个接受洗白的角色在洗白前到底做过些什么。设定说一个恶魔毁灭了几个星系,然后他被人类打动放过了地球,你说洗白没洗白呢?对故事里被他吞噬的星系来说,洗白是无稽之谈,对于故事里被他放过的人类来说,情感有些复杂,但到底也向这个绝对的强者欠下一个不杀之恩,而对于观看漫画的你呢,他洗白了吗?又见仁见智了。 我认为洗白不是把一个坏角色洗成好角色,而是单纯的通过某些剧情给他涨人气引好感加印象分,就算之前是负数好了,加几分,负还不是往正进了几步,总归不是雷打不动的嘛。对于贝吉塔,我也觉得有萌点啦,大爆炸的洗白,就是一口气加了很多印象感动分嘛,好理解的。 至于现实,思考洗白就是件很无聊或者很哲学了,既对事也对人,有时还就在于一念之差。我认为在现实中,洗白主要是针对当事人的,当事人到底会怎么决断完全无法预判,除非你是神啊上帝啊,而旁人充其量就是个受道德法律约束的看官,也不会乐意真的瞎参合到他人事里,看他们的评论也是真中带假假中带真,不好多说。
■网友的回复
洗白和黑化,是讲故事的两种手法,也是最难最有效的手法。
洗白,就是某个反面角色变成好人。黑化,就是让某个正面角色变成了坏人。
其实,好坏之分对读者来说毫无意义,最关键的是读者要认同这个角色。
一旦,读者认为这个角色就应该是坏人,或者认为这个角色就应该是好人。此时,作者创作的故事就成功的吸引了读者。
■网友的回复
和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完全是两回事。因为所有的优秀影视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都力求丰满真实。 所以和现实一样,人物是不存在绝对的好坏。 而一个成功的洗白,一定是要通过合理的故事情节安排,使读者自然的产生一种“是我我也会这样做”的心理。只要能营造出这样的心理,那就能轻易获得人们的认可。
■网友的回复
有句话洒家记不真切了,不知道是不是这么说的,“好人做过一次坏事就会不被原谅,而坏人做了一次好事就被人欣赏”,应该算是题主说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