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意■世界会变得更暴力么?( 五 )


简而言之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用这句佛教智语来总结人性已经颇为接近了 。
所幸 , 人性会比此更有弹性一点 , 人 , 终身可塑 , 浪子回头金不换 。
那么 , 世界会变得更暴力么?这取决于我们接下来怎么做 。
今天的社会也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 但我们“看到”的世界终归是互联网上的扭曲形象 , 现实未必那么糟 , 不要选择性忽视了现实世界中温暖的一幕 。
就好比“承认无知才是求知”的起点 , 承认人性存在缺陷并不可怕 , 假装完美才是灾难 。
比如 , 阅读了本专题 , 我们已经很清楚 , 恢复人文之光 , 行之有效的手段有:

  • 政策及经济层面 , 努力减少社会不公
  • 家庭及学校教育 , 在主流中渗透更多「移情」教育
  • 社会教育 , 以更多的「合作」取代「竞争」
  • 媒体文化层面 , 塑造以理性、创造性解决冲突的英雄形象而非“以暴制暴”
  • ……
以上都是社会组织能够优化的方向 。
那么 , 在个人层面 , 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社会心理学实验证实有效的策略 , 孔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来了:
不以善小而不为 , 不以恶小而为之 。
于公于私 , 哪怕是“为自己考虑” , 我们也应该善良 。
理由很简单 , 与人为善 , 尝试设身处地思考他人立场 , 培养「移情」的习惯 , 这有益于提升情商 , 为创造性的处理人际矛盾、培养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
人际关系对身心健康、安全感归属感都非常重要 , 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
与人为善 , 无关道德 , 我认为 , 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能力」 。
反过来 , 如果所有人都对世界报以冷漠 , 任由社会变得更糟 , 那终究会验证“ 一切祸福 , 自作自受 。 ”
毕竟 , 覆巢之下无完卵 。
*点亮「在看」 , 我会看到你
*老读者建议 , 有空再刷一遍 , 会有更多惊喜
延伸阅读:
本文由作者李少加原创首发于公众号(少加点班) , 媒体转载请后台回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