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驰援武汉医生:“你把患者当亲人,患者就把你当亲人”

“你把患者当亲人 , 患者就把你当亲人”
如果不是参加抗击新冠疫情 , 57岁的陈红很可能今年春节已退役 。她已经接到了命令 , 但由于疫情影响 , 相关手续没能及时办理 , 这让陈红“捡了个漏” , 如愿加入到驰援武汉的队伍中 。
来到武汉后 , 她担任火神山医院感染七科一病区主任护师 。忙碌的病房里 , 每天都能听到她风风火火的脚步声 。
“我是军人 , 我请战驰援武汉!我是党员 , 我请战驰援武汉!我有经验 , 我请战出征武汉!”大年初一 , 得知陆军、海军、空军军医大学3支医疗队赶赴武汉后 , 这位有着39年军龄的北部战区总医院麻醉科主任护师接连递交了3封请战书 。



“军人的天性是冲锋 , 护士的使命是救死扶伤 , 军装和护士服还没脱 , 我能袖手旁观吗?”陈红清楚地记得 , 1985年 , 边境自卫反击战还在进行 , 正在军校读书的她请战加入前线医疗队 , 因为经验不足没能被选上 。
身为军人却不能上战场的遗憾刺痛了陈红 , 她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只要国家需要 , 条件允许 , 绝不错过任何一项重大任务 。
2003年 , 陈红奔赴小汤山医院执行抗击非典疫情任务;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 , 她带队深入震区开展医疗救援;2014年 , 陈红远赴非洲利比里亚 , 执行抗击“埃博拉”疫情任务 。这一次 , 已是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兵第四次执行重大医疗救援任务 。
2月3日 , 陈红作为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第二批队员来到火神山医院 。来不及休息 , 队员们放下行李就投入到紧锣密鼓的病房验收和收治准备中 。大到病区排水管如何铺设、紫外线消毒灯安装几道 , 小到每张病床配备多少生活用品 , 陈红都要一一过目 。
近两天时间里 , 陈红只休息了几个小时 。2月4日一早 , 火神山医院正式开始接收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 她又最先迎上去转移病患 , 带头进入“红区”值班 。
“看到她冲上去了 , 大家就不害怕了 。”火神山医院感染七科一病区护士王硕和陈红多次并肩战斗 。她记得 , 在小汤山医院 , 陈红也是最先上前接触非典患者 , 打消了大家对病毒的恐惧 。
不久前 , 感染七科收治了一位87岁的老年重症患者 。一天中午 , 这位老人突然呼吸困难 , 脸色青紫 , 口唇发绀 , 血氧饱和度一度掉到70% 。值班的年轻护士想为他吸痰 , 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 。听到紧急呼叫 , 刚刚搬运完医用物资的陈红来不及吃午饭 , 迅速换上防护服进入病房 。
“我的经验最丰富 , 这时候必须我上!”没有丝毫犹豫 , 陈红接过吸痰管跪在患者床前 。通过近距离探照检查 , 她发现是老人的“鼻中隔”弯曲严重 , 阻碍了鼻腔插管 。
一番仔细调试后 , 大量痰液被吸出来 , 老人的呼吸逐渐恢复正常 , 血氧饱和度上升到95% , 这才得以顺利转移至重症监护室 , 进行下一步治疗 。
敢于冲上前的底气来源于陈红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 。刚参加工作那一年 , 陈红的母亲患“出血热” , 成为她第一个病人 。那段时间 , 她不离母亲左右 , 凭借细致入微的护理将母亲从死亡线拉了回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