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酒窖#以花入食……原来古人也“嗜花”!,簪花习俗

簪花习俗 , 以花入食……原来古人也“嗜花”!
在现代生活中 , 无论是年轻一辈还是父母一辈 , 都相信花可宜情 。 我们会将一封写有着质朴花语的信笺寄向远方的人 , 等待故友收获一份感动;我们也会在有阳光照进的角落养一盆鲜花 , 期待拥有四季留下的一份情书 。 每一朵花因为注入了人的情感 , 被赋予了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
而在古代 , 那时的人们也在给“花”写着甜蜜的情书 , 因为他们的故事很早就开始了 。
那么 , 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走进中国的花卉史 , 共同品读这千年古韵吧!
悠悠花卉史
花是从什么时候出现在我们的生活的?先从古人的神话故事说起 , 在《春秋世谱》就短暂记载着一位上古时期母系氏族社会杰出的部落女首领颇具神话色彩的信息——“华胥生男名伏羲 , 生女名女娲” , 这位女子就是华胥 , 她名字中的“华”与“花”有很大联系 , 它们的本意相同 , 源于古代花图腾中的鲜艳花朵 。
#苏家酒窖#以花入食……原来古人也“嗜花”!,簪花习俗
文章图片
上古时期母系氏族社会杰出的部落女首领——华胥
【#苏家酒窖#以花入食……原来古人也“嗜花”!,簪花习俗】到了西周时期 , 在青铜器《毛公鼎》、《命毁》中记录的铭文里的“华”字 , 就意为草木开花 。
而从文物出土的情况来看 , 从石器时代开始 , 古人就逐渐留意身边的花卉了 , 他们会在粗糙的石器上刻绘着“细腻”的花朵纹样 , 表达对这些自然之物的喜爱 , 如在河姆渡文明遗址中就曾出土过有植物枝叶图案的陶器与陶片 , 并且还发现过荷花花粉的化石 。
之后走进有文字记载的时代 , “花”出现的频率就更高了 , 也更为人所熟知 。 如在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国风·郑风·有女同车》中就写到:“有女同车 , 颜如舜华” , 而“舜华”就是我们现代常说的木槿花 , 即芙蓉花 。 除了“舜华” , 《诗经》记载的其它植物种类也十分之多 。
#苏家酒窖#以花入食……原来古人也“嗜花”!,簪花习俗
文章图片
木槿花
之后 , 中国的花卉史大体被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
先秦时期是中国花卉文化的萌芽时期 。 这个阶段人们的生产能力较为低下 , 人们对花朵的发现还是处于偶发状态 , 但同时也已经会利用身边的植物 , 注重它们的实用性 。 在《庄子·人间世》中就写过“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 , 我们可以了解到草本植物已经会被当时的古人利用 , 可食用部分被人们用以饱腹 。
#苏家酒窖#以花入食……原来古人也“嗜花”!,簪花习俗
文章图片
自然界中的草本植物
在另一本古籍《夏小正》中也记载了许多实用类植物的名称 , 其中就有柳、梅、杏、堇菜、芦苇、狗尾草、栗、菊等18种 , 便于当时的古人考究物候 。
与《夏小正》成书时间差不多的《诗经》也有不少关于花卉草本的记载 , 其记录的植物名类多达一百多种 , 反映了人们对植物已有一定的认识 。 如在《小雅·苕之华》中写道的“苕之华 , 芸其黄矣 , ……苕之华 , 其叶青青” , “苕”是一种名为凌霄或紫葳的植物 , 在夏季绽放黄色的花(其中 , “苕之华”的“华”同“花”) 。
#苏家酒窖#以花入食……原来古人也“嗜花”!,簪花习俗
文章图片
凌霄花
还有“硕鼠硕鼠 , 无食我黍”中的作物“黍”和“山有榛 , 隰有苓”中的桦木科植物榛树等等 , 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生物知识 。
来到秦汉至盛唐的时期 , 花卉文化走入了它的渐盛阶段 , 人们对花卉逐渐有了自发欣赏的能动性 , 让花卉事业不断发展起来 。 那时帝皇的林苑就有上千种名花草木可赏 , 可谓”奇树异草,靡不培植“ 。
到了魏晋时期 , 人们对于花卉草木之美有更热忱的追求 。 在北魏人杨炫之创作的《洛阳伽蓝记》中便描写过这种景象:“高台芳榭 , 家家而筑;花林曲池 , 园园而有 。 莫不桃李夏绿 , 竹柏冬青” , 鲜活的花卉草本居于园林 , 展露着一种“精致”的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