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老外基本上都不近视,而且穿衣服很有品味,人看上去也很有气质

关键是西方人更加自信,有个性。他们为什么有个性呢?可以看我的这个博文。中外人的气质差异中外人的气质差异一直想写一个关于中外个人气质或精神面貌差异的东西。如果你已经不年轻了,还很想做一件事,那一定是有心灵震撼的。我也是这样,因为作为一名在欧洲商学院任教的中国教师,我天天都在面对这一差异。首先说几个亲身的感受:1. 2012年来到这所商学院任教。同事几乎都是外国人,以西欧人背景的为主;学生也几乎全部是外国人。在工作中,交流中觉得他们的气质、态度、甚至表情和眼神等姿体语言与自己都不一样。2. 今年在美国访问一大学,遇到一位主管外国学生工作的老师。与他谈到中国学生。他说,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甚至印度学生都有文化上的不同。比如,平均来说,中国学生的参与性不是很强,比如不喜欢参加聚会(party)。但是聚会是美国主要社交方式,在美国不参加聚会就像是外星人。3. 2012年遇到我们学院的一位姓杨的中国学生,这位才在国外待了三个月的男生有感触地对我说,国内外的物质差异不大,这里的房子比上海的豪华高楼差不少。但是,国内外人的气质、性格和思维相差太大了。外国学生像没有长大似的,放松、享受、时时都在找乐。 4. 2013年,在我任课的班上有一中国学生,他是在大陆长大,只是本科4年级到国外访问和学习。他超级受同学和老师的欢迎,是班上最受欢迎的,成绩也很棒。比如,他的硕士项目主管一次兴奋的告诉我,他是班上最受欢迎的,最优秀的,很多外国人与他关系都好得很,老师也很喜欢他。一个中国同学也说,他太受外国人欢迎了,他真是是融入西方了,甚至她开玩笑的说“他的心都是西方的”。 这个例子证明气质也是可以改变和调整的。(我的微博还记录了更多的一类似些感受 Sam赵山的微博)在讨论中外差异之前,让我先明确一些讨论的主题。这里的“外”,主要是指西欧和美国;其次,这里的气质是指日常中个人对自己,他人,事的态度或精神面貌。另外,在此讨论的差异一定程度上是依据在国外,对中外学生的观察。因此本文的题目可以是《中外个人的气质差异:基于在国外对中外学生的观察》。不过,这太像学术论文的题目,不适合这里博客的语境。在比较中外个人气质的差异前,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外个人的气质会有差异,或者说是一个更一般的问题:来自不同群体的个人的气质为什么会不同。如果认为个人的气质是个人对外部环境的反应的话,我认为,差异的原因至少有下面几点:1.家庭特别是在早期,家庭无疑是影响个人的最重要因素。考虑到个人气质的一大部分可能是在早期形成的,家庭的影响更不容忽视。不同社会中,家庭对子女的态度差异是很大的。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父母一般把子女当做一个小大人对待。更尊重子女的人格和权利(比如个人隐私)。既然把子女当“大人”对待,他们也很少批评子女,而是经常鼓励和赞扬。同样的道理,子女与父母的地位相对平等。在美国,体罚小孩的事少见,甚至会受到警察的干预。一个例子是《华尔街日报》上 2012年的一篇点击率极高的文章 《为什么法国父母做得更好》《Why French Parents Are Superior?》 (http://select.yeeyan.org/view/258571/250027 )。这个文章就讲,与美国家长比较,法国的家长对子女更有权威(authority),因此,法国小孩比较有礼貌,一般不会乱跑,乱吃东西,顶嘴或调皮。2. 学校从幼儿园开始,一个人就在学校度过很多时间。可以想象,学校会对个人气质有影响。一些研究确实发现了学校会影响个人气质和态度。一个例子是最近法国巴黎大学的一位经济学教授Claudia Senik的长期研究(Accueil )。通过多个数据分析,她发现,法国人的幸福感在西欧不高。从各种角度去分析,在排除了几种原因后,她认为是法国的学校是一个重要原因,相对其他西欧国家,法国学校的打分严格,学生得分低,老师的赞扬相对少。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对此也有报告(http://www.economist.com/news/christmas-specials/21591749-bleak-chic )我的小孩目前在法国的小学读书。就我的观察和看的一些资料,与国内比较,欧美的学校比较宽松,对纪律的强调不很高。教师和学生的地位相对平等些。教师不是权威,只是一个引导者,学生可以挑战(challenge)老师。不会向儒家的传统那样特别的尊崇教师。很多老师喜欢活跃的学生,认为他们聪明和快乐。因为在一个尊重个人的社会中,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实现个人的幸福快乐。3.文化为什么中外的家庭和学校会这样不同,其背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文化背景的不同。特别是在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后,西方提倡个人自由和权利。因此,其家庭和学校才会对个人宽松。而儒家思想是强调忠孝等,强调遵守现有秩序和各就各位,比如三纲五伦的三纲就是 “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 对个体和个性尊重不强调,甚至朱熹说“存天理,灭人欲”。另外,前面提到西方把子女当“大人”对待,其重要原因在于文化。对西方文化影响极大的基督教(特别是新教)认为,大家(包括子女)都是上帝的子民,是兄弟姐妹。子女不是生身父母的恩赐,父母只是有幸负责照顾子女一段时间。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华尔街日报》上前几年一个文章。里面讲华人在美国的不同个性。美国的文化强调个性张扬,做人应高调,“爱哭的孩子有奶喝”。但是中国不一样,强调做人要低调,有很多相关的俗语,比如“枪打出头鸟”,“人拍出名,猪怕壮”,“树大招风” “出头的椽子先烂”。4. 经济发展水平中国的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经济发展水平是可以影响人的气质和精神面貌。网上也有人说“贫困下难以有从容放松的眼神”。确实,物质条件的缺乏是可能导致紧张的心态。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经济发展也不是绝对的影响因素。一些不富裕的国家的人的气质不一定就不好。比如巴西人的性格比较就比较活跃,但是巴西还不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国。欧洲人认为西班牙人比较热情,但是西班牙的人均GDP比西欧和北欧的国家几乎都低。5. 语言因为观察是基于在国外对中外学生的观察,语言就是一个大问题。语言的障碍会导致国人气质的变化。我自己有体会。在国内,我还是比较能够与人交往, 到了国外,发现语言障碍成为与外国人交往的重要障碍。没有那么自如和默契。前面的讨论表明,不同人群的气质是有可能不同。那么,中外个人气质到底有什么不同。就我在国外的观察和与人的讨论,以及阅读一些资料,谈谈我个人的粗浅看法,这些看法当然是基于平均水平,不是特殊情况。在国外,与中国人比较,欧美人一般来说,更加个性张扬、放松、自信、享受、参与性强,缺乏耐烦心和吃苦精神。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观察是符合一些严谨的调查。Hofstede 是一位研究文化的非常著名学者。他的一本书Hofstede (1980, 2001)(Culture\u0026#39;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被学术论文引用高达两万次,是这方面研究的经典注意。在这本书里面,他通过文件调查,度量各国的文化差异。他主要考虑了四个维度。个体主义文化(Individualism )被一些人认为是最重要的维度之一,在个体主义的文化中,人们注重自我或最亲近的人,强调平等性,注重独立性和自我满足,相信自己信念的唯一性。强调欢愉,乐趣 和个人享受而不是太强调社会规则和义务。从下图可以看出,在个体主义这一维度上,美国是91,是最高;中国是20,是很低。表明中国人的个体主义很弱。有趣的是印度是48。(Hofstede’s Five Cultural Dimensions )中外人的气质差异1权力距离文化(Power Distance)这一维度是度量上下层的不平等度,权力距离大的社会强调集权,家长式的管理,人们认为权力有特权,接受不平等。从下图可以看到,中国的这一指数是80,大大高于平均水平,表明在中国上下级有明显的权力距离,上下层更不平等。美国的指数是40,很低了。
■网友的回复
假设题主是从电视剧和在中国遇到的歪果仁得出此印象的。(应该不在国外吧,我在国外的同学都吐槽土澳美村)那答案是:幸存者偏差。电视剧肯定要选择较有品位的人群刻画,即便是《破产姐妹》,Max也是个胸大唇丰的白人,而真实的服务生生活环境么,请参见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是穷人无法变富的原因吗? - 黄彤的回答。
为啥老外基本上都不近视,而且穿衣服很有品味,人看上去也很有气质
美剧中的女服务生
为啥老外基本上都不近视,而且穿衣服很有品味,人看上去也很有气质
现实中的女服务生 截图自纪录片《美国底层工人的日常》而能来中国的歪果仁和能出国的中国人一样,大部分不会在社会底层,各方面还是要高出社会平均水平的。(偷渡客和混不下去来中国的特殊群体不论)美国一辈子活动半径不超过150公里的人群并不少。利益相关:我没出过国,英语很渣,对国外(主要是英美澳新)的印象多通过同学描写/新闻/书籍得出,如有谬误,敬请指正。---------------------------补充的分割线---------------------------被提问相比较中国的富裕阶层,老外还是显的更有品味点。这个问题确实存在。我思考了一下,有两种可能的原因:其一,欧美社会素有健身的传统,美国的相亲节目(名字忘了),常常出现女嘉宾对男嘉宾的肌肉与牙齿评头论足的情况(就像我国《非诚勿扰》里对车子房子的态度),这使两性都有健身的动力;其二,欧美的社会已经发展到成熟期,阶级已经固化,中产阶级往上追三代还是中产阶级,孩子从小接受的是属于自己这个阶层的衣食住行的教育,也会很自然地融入自己所处的环境,而我国作为暴发户,大家往上追三代基本在农村……
■网友的回复
人家中小学教育比我们轻松,自然近视的少人家各种衣服便宜,穿名牌很容易自然很有品味人家工作压力较小,自然人就很有气质
■网友的回复
美国人戴隐形眼镜很普遍、很日常,男男女女都戴。我同学(20多岁)去配隐形,说从来没戴过,验光师很惊讶。美国人穿衣服很随意(tu),如果没有正式场合,都是很随便的。气质看人,中产阶级注重自己的身材和形象管理,牙齿头发都很整洁,也注意健身。下层阶级放纵身材、肥得惊人、穿搭充满“想象力”。
■网友的回复
为啥老外基本上都不近视,而且穿衣服很有品味,人看上去也很有气质
是哦
■网友的回复
老外指的是欧洲那边吧 反正美国人穿衣服的风格 蠢爆了
■网友的回复
因为........高
■网友的回复
哎我觉得如果白人或者黑人来看黄种人也会是差不多感觉吧。。。反正我就觉得黑人都长一个样,白人的差别也不大。。。
■网友的回复
你一天不搞学习,专注穿衣打扮时尚潮流你不也就“基本上都不近视,而且穿衣服很有品味,人看上去也很有气质”……
【为啥老外基本上都不近视,而且穿衣服很有品味,人看上去也很有气质】 人国家里的学霸也多的是近视穿衣不讲究的好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