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清明祭扫重在“心到”

清明节扫墓祭奠祖先、缅怀亲人是我国一项传统习俗 。今年清明节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期,因此,许多地方出台了清明祭扫详细规定,积极倡导更安全、环保、文明的祭扫方式 。还有些地方推出了“云祭扫”“代祭扫”等服务,鼓励群众通过多元化方式表达哀思 。
目前,国内疫情虽已得到初步遏制,但国外疫情输入压力较大,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放松警惕,特别是不宜集中出行 。如果清明扫墓、出游群众大范围流动、高密度聚集,难免产生疫情传播的风险 。因此,这个特殊时期的清明节,人们祭奠祖先、缅怀亲人,不妨通过网上公墓、网上骨灰堂开展;或通过民政部门的网上祭扫平台开展 。比如,在微信小程序和其他一些APP上,以“献花”、“鞠躬”、撰写留言等方式表达思念;也可委托公墓、骨灰堂管理单位等代为祭扫、敬献鲜花,并以远程视频为证 。若不愿、不会参与“云祭扫”,也可居家追思 。人们还可以通过撰写缅怀文章来怀念逝者、寄托哀思,相比实地实物祭扫,这样的方式更注重精神传承 。
如果选择现场祭扫,则需要把好安全关 。根据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疫情的要求,许多地方决定在低风险地区通过线上预约方式,有限有序地开放实地祭扫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应做好预约登记,做好戴口罩、勤洗手等个人防护,积极配合限流措施,错时前往,服从引导,不聚集、不扎堆,时刻保持疫情防控警觉性 。同时,树立环保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坚决杜绝违规用火烧纸焚香、燃放烟花爆竹等存在安全隐患的祭祀行为,更多采用敬献鲜花、挂黄丝带或心语卡等方式,树立文明祭祀新风 。
【「缅怀」清明祭扫重在“心到”】“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 。清明祭扫是为弘扬孝道,但厚养薄葬为真孝,尽孝更应重平时 。在缅怀逝者之时,对于健在的老人,要让他们吃好穿暖,使其居安食美,有病及时医治,使其能颐养天年,这才是对孝道的最好传承 。在他们去世后,不必以奢华葬礼、高价墓园为尽孝追求 。
总之,祭奠祖先、缅怀亲人意在表达孝思、教育后代,重在用心,贵在真诚,心诚才是最重要的 。换句话说,清明祭扫不在形式而在于心,不在人到而在心到 。通过怀念先人的故事,敬仰先人的品德,秉承先人的遗训,传承先人的精神,让家庭、家族成为厚德之所,成为文明新风的推动者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作者:何勇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