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毛主席为何选小混混当接班人?内幕令人惊诧( 三 )
他们来召开会议 , 我们帮他们布置 , 通知开会 , 起草文件 , 都是我们来做 。
写作组搞事务性的工作只是开头一段 , 我们过渡一下 。 以后他们的办公室系统建立起来 , 我们就退出 , 专职搞意识形态了 。
高处不胜寒
《南风窗》:您自己那时候是一个什么状态?
朱永嘉:入了党 , 当然要服从组织了 , 这也是自觉自愿的 。 我们当时取笔名叫螺丝钉(罗思鼎) , 心甘情愿做螺丝钉 , 是主动的 , 组织叫我怎么干 , 就怎么干 。
凭着良心干 , 这一点还是有的 。 尽可能不伤人 , 这不是完全做不到 。 至少我不伤害别人 。 比如姚文元的《评〈海瑞罢官〉》 , 要市委来讨论这个问题 , 要张春桥出面组织这个工作 , 由姚文元来写 , 这就不是一般的事情了 。 那时候我觉得风头不对 , 来头太大 , 总归有一点政治关系吧?
市里要就这个文章开座谈会 , 我知道背景 , 是不能乱讲的 , 我就跟我的导师打招呼 , 我的导师中跟我关系比较密切的谭其骧 , 我叫他不要乱讲 。 他就没有问题 。 我是怕他们对姚文元的文章轰隆轰隆放一通 , 这要闯祸的 。 能打招呼的都打 , 找不到的我就没有办法了 , 就是力所能及 。
《南风窗》:那时候还是复旦大学的人?
朱永嘉:我的工作关系、组织关系都在复旦 , 还是复旦的党委常委 , 人家把我骂成“太上皇” 。 我在市里面 , 上面的消息都比较灵通 。 我下来可以告诉他们该怎么办 , 可以走在人家前面 。
也不是说我做了太上皇就什么都听我的 , 他们有时候感到为难 。 你一旦管事 , 他们上面有一条线 , 个人也有打算 , 我打乱这个东西了 。 他们自己也有一些想法 , 走到哪里他们老是跟在你屁股后边转 , 他们也不满意的 。
文章图片
“十大”主席台上的江青和张春桥(资料图)
很多事情不好办 , 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 。 工宣队接管学校后 , 很多人告状说我手伸得太长 。 张春桥说 , 手伸得长 , 是因为他要做事情 , 没有别的 。 那么就给他一个党委常委吧 。 这样我就当常委了 。
我离不开学校 , 因为要有自己的队伍 , 就是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 。 上面的工作布置下来 , 不找学校我就没办法 , 我一个人也挑不起来 。 复旦大学的文科 , 当时基本上抓在我手上 , 社科院也抓在我手上 , 这是我做工作的基本队伍 。
《南风窗》:在写作组里做事 , 面对的问题是不是也很复杂?
朱永嘉:你要做工作 , 总要涉及方方面面的关系 , 对你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议论 。 上面也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 比如市委里面马、徐、王3个书记 , 就不完全一致 , 工总司系统和写作组系统 , 他们也都是两条心 。
我那时是听张春桥的 。 张春桥当时是上海市委第一书记 , 后来只在北京不回上海;王洪文是第二书记 , 后来也去了北京 。 上海实际主持工作的是马天水、徐景贤和王秀珍 。 张春桥当然可以通过正常渠道来了解马徐王的情况 , 但是他还需要有一条渠道来了解下面的情况 , 不是通过一般的简报 , 而是根据他的需要来了解情况 。 有了写作组 , 某种意义上他就多了一副耳目 。
上面有什么事情 , 马、徐、王有的时候还不知道 , 反过来得到我这儿来了解情况 。 因为他们得到的情况是通过正常渠道 , 从办公厅系统下来的 。 而毛泽东有什么事情到了张春桥那里 , 张就直接下达到我这里来了 。 这样一来 , 有工作方便的一面 , 也有犯忌的一面 , 讨厌嘛 , 对他们来讲 , 旁边多了双眼睛 。
《南风窗》:当时上海的工总司和写作组两支队伍一直存有芥蒂 , 特别是《朝霞》刊登的两篇小说 , 差点弄得两派擦枪走火 。
推荐阅读
- 「印度」1962年那场中印战争:为何中国很少提起印却刻骨铭心
- 「第五纵队」解放军番号为何不设立第五纵队 因其寓意叛徒内奸
- 陈赓■陈赓为何请薄一波“刀下留人”放过国民党少将
- #国人#这一民主政治雏形,东周时却在列国多趋于形式化,其原因为何?
- 办公室■揭秘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外号为何是“邱小姐”
- 『贺炳炎』独臂上将贺炳炎 毛主席见后亲口说:你不用敬礼
- [苏联]坐视苏联与德国死磕了3年多,英美为何不出兵?
- 武则天■为何武则天退位一年就死了?专家:难以启齿,史书也不好意思记载
- 『文强』毛主席表弟,38岁当军统中将,坐牢26年不认罪,没脸见表哥
- 「布什」美国前总统老布什 在毛主席面前羞涩的像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