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毛主席为何选小混混当接班人?内幕令人惊诧

斗室之间 , 尘埃尽染 。 堆满书籍的两张架子床上 , 蛛丝斜挂 。 3月上海 , 正值雨季 , 天阴沉沉 , 破旧的书房里寒意犹深 。 午后 , 一只白猫悄悄走进来 , 一纵身 , 跳上了朱永嘉的膝头 。
『永嘉』毛主席为何选小混混当接班人?内幕令人惊诧
文章图片

 猫的主人坐在两张架子床间的局促空地里 , 一盏灯打亮他的背面 , 整个面孔却为屋内的阴暗笼罩 。

“我的编制还在复旦 , 也不算复旦的人 , 基本上就在家里 。 他们给我生活费 , 给我图书馆借书证 , 有这些条件我就够了……我出来的时候已经59岁了 , 退体金200块钱一个月……”

34年前 , 运动需要 , 朱永嘉因“写作组”而兴 , 由复旦大学一名普通教员一跃而起 , 成为上海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重要人物 。 “文革”期间 , 他直接领导着上海市委写作组 , 专供张春桥、姚文元及当时的上海市官方“御用” , 被张、姚等人倚为腹心 。

身为通晓历史的知识分子 , 朱永嘉手眼虽能通天 , 但是机关览尽 , 内心始终处于一种履冰临渊的彷徨状态 。 权力机器一旦开动 , 不幸卷入的知识分子 , 其命运实际上早已无从自主 。

“四人帮”垮台未几 , 朱永嘉成为全上海第一个被捉拿的高官 。 根据事先安排 , 他本可借出访机会逃亡 , 但没有选择这样做 。 回国时 , 飞机甫一落地 , 就被送进了隔离室 。

“我又不会跑 , 我走的时候就跟写作组的人讲 , 你们放心好了 , 我的事情是我的啊 , ”朱永嘉说 , “我不想跑 , 一人做事一人当 , 做人这一点骨气总要有的吧?”

风雨来时

《南风窗》:“四人帮”倒台时 , 您是什么感受?

朱永嘉:“四人帮”倒了 , 我就感觉麻烦了 。 我讲了那么多话 , 怎么可能没事?在上海市常委会上我主张对抗 , 我说打嘛 , 干嘛 , 打他个巴黎公社 , 虽败犹荣 。 虽然没有对抗的资本 , 但当时思想上是这样的 。

决策权不在我手上 , 在马天水、徐景贤和王秀珍手上 。 马天水后来妥协投降了 , 那我也没办法可想了 。 我的意见 , 在下面写作班里支持的人占多数 。 但在领导层里面 , 他们权衡利弊 , 最后妥协 , 免得血肉拼杀 。

《南风窗》:妥协的人后来怎么样?

朱永嘉:也判刑 , 比我判得还重一点 。 躺下来 , 横过去 , 跟不跟他斗 , 都是一刀 。 这一刀免不了 。 所以后来判刑 , 我心里是很坦然的 , 就像幼儿园里面排排坐吃果果 , 按照次序来 。

这样一排 , 免不了要吃官司了 。 怎么办呢?我就跟我老母亲讲 , 看样子要关一段时间了 , 不会太短 , 你给我送点书来吧 , 给我买一套《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什么的 , 让我带到里面读书去吧 。 杀也不可能杀 , 党内没有砍头的传统 。

《南风窗》:据说您自己在监狱里读了不少书 , 悟出不少道理 , 都悟出什么来了?

朱永嘉:交接班啊 。 这里面有一句老话 , 叫做“君老不事太子” 。 早一点跟太子走 , 你是要倒霉的 。 如果老皇帝跟太子吵翻了怎么办?太子总是要接班的 , 你不跟太子 , 要是老皇帝死了怎么办?这是两难 。

我是跟着老皇帝走的 , 我不该死啊?这是跑不了的 。 就算后来我不讲那几句对抗的话 , 什么会议也不参加 , 为了个人利益一律回避 , 还是要判10年 , 一样的 。

写作组的人 , 都卷进去了 , 而且清查完了 , 我们写作组的3个人都判了刑 , 我14年、王知常12年、肖木9年 , 别的就开除党籍 , 放到基层劳动 。 还有很多年轻人 , 清查后办了学习班 。


推荐阅读